下輩子的誓言
发布于:497天前
闺蜜的孩子是一名高中生,学习高二地理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判断区时,在线问高二地理怎么判断区时?
分类:高中
一、直线法
我们所说的直线法,也叫数数法,就是先画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划分24等份,标出24个时区。将已知地点所在的时区和未知地点所在的时区标记在图中。按每向东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个小时;每向西跨越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个小时,一次向前数。如果知道北京(东八区)是早上10点,求东二区的时候。你可以从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开始向西数10次。、9、8、7、6、5、一直数到东二区,正好是4点,那么东二区的区时就是上午4点。这样的数数方法最好避开日界线。把中间区域放在中间,把东西十二区分开。如果在计算中确实需要通过日界线,可以直接将东西十二区标为十二区,避免将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数为两个时区而出现错误。对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这种方法虽然看起来有点笨拙,但是结果很可靠。因此,这种愚蠢的方法可以为学生赚3。~四分,甚至更多。但这种方法有时可能会很烦,而且不起作用,尤其是涉及到计算时。
二、公式法
公式法是区时计算的“万能钥匙”,总是有效的。使用公式法计算区时的步骤大致如下:
第一步是求时区:即已知某个地方的经度求时区。它的转换公式是:(某个地方的经度。+7.5°)÷15=这个地方所在的时区(结果取整数,放弃余数)。要求的地方是东经度,要求的地方是东时区;要求的地方是西经度,要求的地方是西时区。如果要求130°E所在时区,用公式法求解如下:(130°+7.5°)÷15=9.2,取整数9,放弃余数2,这个地方的时区是东九区。
步骤二是求区时差:求区时差有两种情况。
A.两者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1小时;
B.两个地方中有一个位于东时区,另一个位于西时区。
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一小时(不过日界线)
或区时差=[(12-东时区数)+(12-西时区数)]×一小时(过日界线);
步骤三是求区时:区时计算可分为过日界线或不过日界线两种情况。
但是日界线:A.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域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
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域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过日界线:A.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一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
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一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
步骤四:如果有飞行时间(即路程时间),则需要增加路程时间。
可以看出,使用公式计算不需要绘制时区图,但学生要了解和掌握公式的使用情况。也就是说,根据问题的信息,确定应该使用哪个公式。
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更简单的公式。这个公式不用担心两个地方在哪个时区。只需先假设东一区和东二区...东十二区分别使用代码。+1、+2、……+12表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分别使用代号-1、-2、……-12表示,中时区用“0”表示。根据问题的意思,可以找到一个区域,其公式是: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未知时区代号-已知时区代号)×1小时+路程时间
在使用这个公式计算时,由于结果可能是负数,所以需要判断所要求的结果。如有负数,则需24小时换算。
三、应用训练
区时的计算是知识应用的难点。对于这类知识难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针对性地创造问题情境。学生可以通过有一定问题层次和缓慢问题坡度的练习来训练,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逐步消化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