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魂
发布于:6天前
朋友的孩子是一名初中生,学习生物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判断性状,在线问初二生物如何判断性状?
分类:初中
定义法
原理:根据显性特征和隐性特征的定义来判断。一对具有相对特征的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的特征称为显性特征,另一种隐性特征称为隐性特征。
应用条件:需要满足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都是纯种的条件。
杂交法(性状分离法)
原理:通过不同性质的亲本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类型来判断。
具体方法:
两种表现相同的生物杂交,如果其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表现的新类型,则亲本的相同性质为显性特征,后代中的新类型为隐性特征。也就是“同生不同,同显;新生活是隐藏的”。
两种不同表现类型的生物杂交,如果子代只表现出其中一种亲本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另一种性状为隐性性状。也就是“不同的生活是一样的,同样的显示;有中生无,无为显性(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有中生无,则亲本所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未表现的性格为隐性’)”。
自交法(性状分离法的一种特殊情况)
原理:亲本杂交或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自交,观察子代是否有性状分离。
具体方法:
如果子代既有与亲本相同的特征,又有与亲本不同的新特征,那么与亲本相同的特征就是显性特征,新特征就是隐性特征。也就是“无中生有,有隐性”。
性状分离比法
原理: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在性状分离现象中,子代显性与隐性性状的分离比应为3:1。
具体方法:在子代3:1在性状分离比中,占3/4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占1/4的性状为隐性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