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数据最贴近实际的是( ) A.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心跳每秒约60次 B. 在浓盐水中悬浮的一枚鸡蛋所受浮力大约为1N C. 教室内节能灯管的电功率约10W D. 家用电冰箱的正常工作电流约1A 【答案】D 【解析】 【详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因此一枚鸡蛋的重力约0.5N,当鸡蛋悬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大约为0.5N;故B不符合题意; C.教室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40W;故C不符合题意; D.洗衣机的工作电流在0.7A左右,家用电冰箱的工作电流略大于此数值,在1A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 用铁水浇铸工件是凝固现象,要放出热量 C. “窗花”是水在寒冷的玻璃上凝华形成的,要放出热量 D. 冰块液化为水,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A错误; B.用铁水浇铸工件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B正确; C.“窗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寒冷的玻璃上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C错误; D.冰块熔化为水,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3.疫情期间,村书记杨百顺每天都通过大喇叭向村民通报疫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村民能听到杨百顺的声音,是因为空气能传声 B. 杨百顺说话时,他发出的声音是大喇叭振动产生的
C. 村民听到杨百顺的声音后,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 村民根据音调,判断出讲话的人是杨百顺 【答案】A 【解析】 【详解】A.村民能听到杨百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村民耳中的,故A正确; B.杨百顺说话时,他发出的声音是他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村民听到杨百顺的声音后,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因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故村民根据音色,判断出讲话的人是杨百顺,故D错误。 故选A。 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夜间从路灯下走过,影子先变长后变短 B. 雨后的夜晚,迎着月光走,地面上有水的地方比其它地方暗 C. 平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成像的 D. 如果用激光笔照亮水中的鱼,激光笔要向看到鱼的下方照射 【答案】C 【解析】 【详解】A.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较小,形成的影子较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逐渐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逐渐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逐渐变小,形成的影子逐渐变长。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故A错误; B.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有水的地方亮;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的原理,故C正确; D.鱼反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眼睛,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从看到鱼的位置正对鱼照射,才能把鱼照亮。如果用激光笔对着看到的鱼的下方照射,他不能照亮鱼。故D错误。 故选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冠状病毒的传播是扩散现象 B. 即使煤炭没有完全燃烧,其热值也不会改变 C. 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一定是它吸收了热量 D. 因为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所以吸收相同的热量,沙石比水升温快 【答案】B
【解析】 【详解】A.新冠病毒属于微生物,它通过飞沫传播是微生物所做的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A错误; B.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其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是否燃烧无关,故B正确; C.一个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此物体做功,故C错误; D.因为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所以相同质量的沙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沙石比水升温快,故D错误。 故选B。 6.如图是实验室用的手摇发电机,使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可以看到发光二极管发光。下列选项与其工作原理相似的是( ) A. 电磁继电器 B. 电磁铁 C. 电风扇 D. 动圈式话筒 【答案】D 【解析】 【详解】AB.手摇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工作的,电磁继电器和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故AB不符合题意; C.电风扇是电动机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工作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