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浙江省台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8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浙江省台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2020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台州卷)语文试题卷
亲爱的考生: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50分,其中卷面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4.要求书写规范、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一、积累(17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凡杜森花园里的秋天
[加拿大]布洛克
秋的手指
带着红意触摸过树林
启程的夏天
随着一声叹息离去
滚动的水
映照(zhuì)________落的泪
山峦已没于
一面云帘后面
玫瑰的芳馨衰退
如同一支 亡之歌
我内心的耳朵在秋的悲哀中间
萦绕于遥远的告别的(zào)________音
(1)加点字“没”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méi B.mò
(2)填入文中方框正确的一项是( )
A.消 B.销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uì)________落 (zào)________音

【答案】 (1). (1)B (2). (2)A (3). (3)坠 (4). 噪
【解析】
【详解】(1)“没”,多音字。读作méi时,意思为:无,没有;未,未曾。读作mò时,意思为:沉下去,隐藏、漫过等。句中“山峦已没于一面云帘后面”,意思是山峦隐藏在云帘后面,读作mò。故选B。
(2)区分形近字。消:本义是名词,枯水期中大河变成的小河。引申义是消除,消灭、消遣等。销:本义是指固体金属块完全熔化。也有出卖货物、开支、花费、去掉等意思。“消亡”意思是消失,灭亡。故选A。
(3)汉字书写。坠:形声字,从土,队声。坠落到地上。 噪:虫鸟喧叫。“口”字旁。
2.古诗文名句填空。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_______________,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4)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古诗词大多有着含蓄隽永之美。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花鸟抒写忧国伤时之感;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典故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的心愿;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落花表达自己虽辞官但仍然关心国家命运的情怀。
【答案】 (1). (1)悠然见南山 (2). (2)月上柳梢头 (3). (3)草色入帘青 (4). (4)浊酒一杯家万里 (5). (5)①感时花溅泪 (6). ②恨别鸟惊心 (7). ③持节云中 (8). ④何日遣冯唐 (9).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 (10). ⑥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梢、浊、溅、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敬辞的一项是( )
A. 撇得那长老孤孤零零,点头自叹,悲怨不已,道:“这厮!这等不受教诲!我但说他几句,他怎么就无形无影的,径回去了?——罢!罢!罢!”——《西游记》
B. 何涛道:“好汉!小人奉上命差遣,盖不由己。小人怎敢大胆要来捉好汉!望好汉可怜见家中有个八十岁的老娘,无人养赡,望乞饶恕性命则个!”——《水浒传》
C. 瑾曰:“贤弟既到江东,如何不来见我?”孔明曰:“弟既事刘豫州,理宜先公后私,公事未毕,不敢及私。望兄见谅。”——《三国演义》
D. 尹元叹道:“此话提起甚长。今日难得海外幸遇。此间说话不便,寒舍离此不远,贤契如不弃嫌,就请过去略略一叙。”——《镜花缘》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这厮,这家伙、这小子。中性词,区别于书面语的口头语,多见于明清小说著作中。既不是敬辞,也不是谦辞;
B.小人,旧时男子对辈分、官爵高于己者自称的谦辞;
C.贤弟,古时人们对与自己熟识的朋友或者结拜兄弟的尊称,属于敬辞;
D.寒舍,对人称自己的家,是谦辞;
故选C。
二、阅读(58分)
(一)名著阅读(11分)
4.根据名著内容填空。
在我们读过的名著里,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在《_________》中,一位苦心孤诣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