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1.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石蜡熔化 B. 粮食酿酒 C. 食物*** D. 矿石炼铁 【答案】A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粮食酿酒生成乙醇,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正确; C、食物***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正确; D、矿石炼铁生成铁,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A。 【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是 A. 滴加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量取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否则会污染滴管,应该垂直悬空滴加,故A不正确; B、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酒精灯,故B正确; C、量取液体读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故C不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浓硫酸要沿容器壁慢慢注入,并不断搅拌,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图示操作会因浓硫酸释放的热量而引起液体飞溅,故D不正确。故选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是因为它含有不同种分子 B. 2Fe3+与3N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 C. 表示的微粒都带有电荷 D. Cu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一种分子构成一种物质,过氧化氢溶液混合物,是因为它含有水和过氧化氢两种不同种分子,选项正确; B、2Fe3+中的“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3N中的“3”表示3个氮原子,选项错误; C、和表示的微粒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不带有电荷; 表示的微粒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带正电荷,选项错误;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Cu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表示为: ,选项错误。 故选A。
4.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能助燃,可作燃料 B. 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 细铁丝在空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气能助燃,但不具有可燃性,不可作燃料,故选项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错误;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氧气的浓度不够,故选项错误;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 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6 2 3 4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20 3 20 A. 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C. 该反应生成的乙与丁的质量比为1:1 D. 待测值为2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则,待测=2g。
【详解】A、丙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未变,则丙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或没有参加反应,故A不正确; B、,待测=2g,甲的物质反应前后减少,为反应物,乙的质量反应前后增加,为生成物,丙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未变,则丙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或没有参加反应,丁的质量反应前后增加,为生成物,则反应是甲生成丁和乙,此反应一定为分解反应,故B不正确; C、该反应生成的乙与丁的质量比为,故C不正确; D、,待测=2g,故D正确。故选D。 【点睛】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 6.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它们由不同的原子构成 B. 煤炉上放一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 碳酸钙在医疗上可用作补钙剂 D.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可形成酸雨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 C60是由C60分子构成,A错。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B错。 C、碳酸钙含钙元素,在医疗上可用作补钙剂,C正确。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