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Cl-35.5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废旧报纸应投入的垃圾箱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其他垃圾”标志的垃圾桶用来装不属于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的垃圾,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选项A不正确; B、“可回收物”垃圾桶应投入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玻璃、织物和瓶罐等,废旧报纸应投入其中,选项B正确; C、“有害垃圾”标志的垃圾桶用来装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包括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报纸不属于此类,选项C不正确; D、“厨余垃圾”标志的垃圾桶用来装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厨房垃圾,报纸不属于此类,选项D不正确。故选B。 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3 B. SO3 C. NaOH D. K2SO4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详解】A、O3是单质,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SO3是氧化物,符合题意。 C、NaOH是碱,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K2SO4是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因此本题选择B。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升华 B. 衣服晾干 C. 冰雪融化 D. 食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干冰升华描述的是固态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气态的二氧化碳,该过程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 B、衣服晾干描述的是衣服中的水分子运动到大气中,使衣服晾干。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 C、冰雪融化描述的是固态的冰雪融化成液态的水,该过程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 D、食物***描述的是细菌、微生物等在食物上进行繁殖,消耗食物内的一些物质,生成新的物质,从而导致食物***。该过程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 故选D。 4.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铜 B. 水 C. ***化钠 D. 氖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金属铜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B、水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C、***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故符合题意; D、氖气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四***化钛(TiCl4)可用于冶炼金属钛。四***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A. +4 B. -4 C. 0 D. -1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因为***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x+(-1 )×4=0,x=+4,故选:A。 6.下列实验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测定pH C. 滴加液体 D. 检查气密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加热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1/3,图示错误,不符合题意。 B、测定pH不能把pH试纸放入待测溶液之中,图示错误,不符合题意。 C、滴加液体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部,图示错误,不符合题意。 D、检查气密性,利用气体受热膨胀可以检测仪器的气密性,图示正确,符合题意。 因此本题选择D。 7.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 陶瓷 B. 焊锡 C 塑料 D. 钢筋混凝土 【答案】C 【解析】 【详解】A、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错误; B、焊锡是一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 C、塑料与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正确; D、钢筋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选项错误,故选C。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五氧化二磷:P2O5 B. 银元素:AG C. 2个镁离子:2Mg+2 D. 8个硫原子:S8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A选项正确; B、银的元素符号是:Ag,故B选项错误; C、两个镁离子:2Mg2+,故C选项错误; D、8个硫原子:8S,故D选项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书写离子符号时,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带正电荷为+,负电荷为-,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如果电荷数是1,则1可以省略。若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