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维护和平的尝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国联未能真正维护世界和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操纵国联的大国总是力图维护自身利益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得矛盾和战争无法消除
C.“全体一致”的原则使制止战争和侵略成为空谈
D.国联对维护世界和平未起到任何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国联未能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因的理解能力。A、B、C三项均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其中的原因,A、B两项是深层次的原因,C项是组织原则上的原因。而D项不符合史实,国联在成立初期,对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了一定作用。
答案:D
2.“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为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改良,扩大国际影响,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南京国民政府在医疗卫生、水利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与国联进行初步的技术合作”。这段材料说明( )
A.国联在某些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B.国联是英法操纵的政治工具
C.中华民国在某些方面听命于国联
D.国联控制了中国的文化教育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国联所发挥的积极作用;B是国联的局限性,C、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答案:A
3.“我们的口号已经是而且今后仍然是:和各国政府和平共处,不管它是什么样的政府”。这句话体现的是哪国的外交政策( )
A.美国 B.德国
C.苏俄 D.英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辨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体现的是和平外交,与各国和平共处,执行这一外交政策的是苏俄。
答案:C
4.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是欧洲国际关系上的一个里程碑。下列相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
A.公约是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重大调整
B.公约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
C.公约是欧洲战争与和平年代的分水岭
D.战败国德国是公约的主要受益国
解析:《洛迦诺公约》的签订只是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并没有使欧洲从此进入和平年代,故C说法错误。
答案:C
5.洛迦诺是瑞士一个美丽的小城,该城因《洛迦诺公约》而著名。《洛迦诺公约》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是因为( )
A.德国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席位
B.德国以平等地位参与国际活动
C.公约允许德国进入莱茵不设防区
D.公约不再限制德国的军事力量
解析:洛迦诺会议使德国取得了与其他国家平起平坐的地位,改变了战败国形象,政治地位大大提高;A项是会议后的事情;C、D两项与公约内容不相符,故选B。
答案:B
6.《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维护和平的尝试,但《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这是因为( )
A.《非战公约》对列强毫无约束
B.列强各自“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伏笔
C.《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D.《非战公约》没有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非战公约》之所以对侵略者没有约束力是因为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的存在,随时可调整其对外政策,为以后发动战争、参与战争提供了借口。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22条 (一)凡殖民地及领土于此次战争之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足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下实行自治,则应适用于下列之原则:即将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为文明之神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