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0-2021学年高中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练习 含答案.doc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6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0-2021学年高中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练习 含答案.doc
文档介绍: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A组 
一、语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勉强(qiǎng) 挑剔(ti)    图钉 艰苦奋斗
B.企(qì)图 剥削(xuē) 厮杀 不可磨灭
C.复辟(bì) 挣(zhēng)扎 姿态 毫无疑意
D.警惕(tì) 侮(wū)辱 决择 繁荣昌盛
答案 A
解析 B项,“企”读qǐ;C项,“意”应为“义”;D项,“侮”读wǔ,“决”应为“抉”。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有力的武器,我们必须牢牢地________这个武器。
(2)幸福的感觉总被思念________,因为思念有时候是苦的。
(3)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宏大,但是由于脱离了实际,弄得劳民伤财,________没有使群众受益,________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A.掌握  湮没  不但/而且
B.把握 淹没 不但/而且
C.掌握 淹没 不仅/反而
D.把握 湮没 不仅/反而
答案 C
解析 ①掌握:控制,主持;了解、熟****并加以运用。把握:成功的根据或信心。根据语境,应选“掌握”。②“淹没”指大水漫过、盖过,引申指一物盖过一物;“湮没”现在常用的意义是“埋没,没人知道”。句子的意思是说“思念”盖过了“幸福的感觉”,选“淹没”。③“不但……而且”表示前后的顺进;“不仅……反而”表示前后的转折。选词句表达的语意是转折关系。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国家发生危难时,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以大无畏的勇气和视死如归的决心从军报国、救亡图存。
②一些家长有着“神童”情结,认为孩子掌握越多逻辑性、记忆性的知识就越成功,但是揠苗助长容易挫伤孩子的学****积极性。
③从诞生之日起,该私塾便提倡因材施教,任何有志于学的社会下层百姓和民间士子,不分贫富,不论地域,均可入学。
④在浩如烟海的网店中,你要找到心仪的商品真的很难,因为每一个卖家都把自己的商品吹嘘得天花乱坠,而实际情况却相去甚远。
⑤犯罪事实败露之后,这个犯罪嫌疑人正要将证据塞入自己的口中,值班警察小李眼疾手快,立刻冲上去阻止了这一行为。
⑥房展会上,开发商费尽心思推销叫卖,而购房者似乎并不买账,只在一边作壁上观,问价格的多,现场下单的为数不多。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答案 D
解析 ①视死如归: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使用正确。②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使用正确。③因材施教:针对学****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不合语境。④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使用对象不当。⑤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使用正确。⑥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观看,比喻坐观成败,不给予帮助。不合语境。
4.下列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显示,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 000万件中国文物遗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100余万件以上。
A.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显示,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 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100余万件以上。
B.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显示,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 000万件中国文物遗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100余万件以上。
C.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显示,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 000万件中国文物遗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100万件以上。
D.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 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100余万件。
答案 D
解析 语句有三处语病:①句式杂糅,“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显示”可以改为“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显示”等;②语意重复,“100余万件以上”可以改为“100余万件”“100万件以上”;③搭配不当,“遗失海外”不搭配,可以改为“流失海外”。综合分析,答案为D项。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几十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①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④中国的综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