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中考真题地理试题分项汇编(全国版)(二)中国地理概况(第03期)(解析版).docx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1.58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中考真题地理试题分项汇编(全国版)(二)中国地理概况(第03期)(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2020年中考真题分项汇编(第03期)
目 录
专题21 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 1
专题22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2
专题23 中国的气候 2
专题24 中国的河流 4
专题25 中国的自然灾害 4
专题26 中国的自然资源 9
专题27 中国的交通 9
专题28 中国的农业 11
专题29 中国的工业 14
专题21 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
(2020·重庆万州区中考真题)1.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唱到“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和最晚“送走晚霞”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
A.琼、黑 B.黑、新 C.新、京 D.辽、藏
【答案】B
【解析】黑龙江省位于我国最东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最西端。因此,最早迎来日出和最晚送走晚霞的是黑龙江省(简称黑)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故B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
(2020·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1.某蜂农从广东出发,穿过福建、江西、安徽、山东,一路北上到河北,迁徙放蜂采蜜。该蜂农沿途所经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粤、赣、皖、苏、鲁、冀 B.粤、闽、赣、皖、鲁、冀
C.粤、湘、鄂、豫、晋、冀 D.粤、桂、湘、鄂、豫、冀
【答案】B
【解析】广东省简称粤,省会广州;福建省简称闽,省会福州;江西省简称赣,省会南昌;安徽省简称皖,
省会合肥;山东省简称鲁,省会济南;河北简称冀,省会石家庄。故选B。
(2020·山东滨州中考真题)15.“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读我国三类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红利高峰期出现在1990年前后
B.人口红利高峰期过后,我国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C.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逐渐增加
D.我国人口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答案】B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红利高峰期出现在2010年前后,故A错误。人口红利高峰期过后,我国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故B正确。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2010年后逐渐减少,故C错误。我国人口正处于缓慢增长阶段,故D错误。故选B。
专题22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2020·山东滨州中考真题)读“小天鹅在我国境内的主要栖息地和迁徙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6.迁徙路线②在我国境内没有经过的地形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东北平原
17.甲地是小天鹅在我国越冬的最北处,这里适合越冬的优势条件是
A.地处暖温带、湿润地区 B.冬季风被山脉阻挡,气候温暖
C.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 D.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16.C 17.B
【解析】16.迁徙路线②经过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没有经过黄土高原,故选C。
17.甲地位于秦岭以南,冬季受秦岭的阻挡,冬季风难以南下,气温较高,是小天鹅的栖息地,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各地形区有关知识。
(2020·重庆万州区中考真题)18.如下图为我国地形轮廓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一线是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其中A:_____(河流),B:_____(山脉)。
(2)图中,万州所在地形区的字母是_____,其北部有高大山脉对来自北方的_____(冬、夏)季风有阻挡作用,冬季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3)结合图形,简述我国地形地势特点_____。
【答案】淮河 秦岭 C 冬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解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山地面积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和交通建设,但有利于发展采矿业、旅游业等。
【详解】(1)图中A是淮河、B是秦岭;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
(2)万州区地处C表示的四川盆地东缘,在重庆市东北边缘,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山脉对来自北方的冬季风有阻挡或减弱作用,因而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3)从图示中看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专题23 中国的气候
专题24 中国的河流
(2020·重庆万州区中考真题)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但又被称为“中国的忧患”,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4.黄河河水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工业发达,污染严重 B.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过度抽取河水,带走泥沙 D.水中行船多,搅动河沙
15.黄河下游出现“人在水下走,船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