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梳理+真题回顾 31 自然资源.docx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4.44 MB

手机浏览
1/11

手机浏览
下载此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梳理+真题回顾 31 自然资源.docx
文档介绍:
第31节 自然资源
知识梳理
1.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含义
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分类
可再
生资源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
土地、阳光、森林、水和 水能等
非可再
生资源
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
一点就少一点
矿产资源
合理利用
(1)可再生资源应注意保护和培育,以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2)非可再生资源应当珍惜和节约使用
2.自然资源的特征
(1)特征: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是资源大国,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保障自然资源供给,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增殖使用、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
3.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增殖使用;
(2)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3)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
(4)培养节约资源的意识
考点2 土地资源
1.利用类型:农业用地(耕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
2.土地资源特点
3.地区分布不均
土地利用类型
所在的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耕地
水田
东部湿润区
平原、丘陵
东部季风区
旱地
东部半湿润区
草地
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
高原、山地
北部、西部内陆地区
林地
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山地、丘陵
东北地区、西南地区
难以利用土地
西部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高原、山地、荒漠
新疆、内蒙古、青藏高原
4.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恰当,能够供人们持续利用,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受破坏,其生产力就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严重、耕地减少、草场退化严重、森林减
少、土壤污染严重、城市快速扩长占用了大量耕地等。
5.保护解决措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2)在农耕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3)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
(4)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护林,治理土地沙漠化、盐碱化。
(5)提高保护及合理利用土地的意识
考点3水资源
1.时空分布不均
(1)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河湖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2)我国水资源分布
项目
特点
解决措施
实例
空间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我国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
时间
夏秋多,冬春少
兴建水库
长江干流上最大的水库是长江三峡工程;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小浪底水利枢纽
(3)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A.南、北方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明显,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B.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C.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足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2.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1)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修建水库
(2)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措施--跨流域调水
A主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跨流域调水工程
引水状况
目的
南水北调工程
将长江流域水资源调到华北、西北地区
缓解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
引滦入津工程
将河北境内的滦河水跨流域调入天津
缓解天津地区用水困难
引黄入晋工程
从黄河干流的万家寨水库引水
缓解太原、大同、朔州三个能源基地供水紧张状况
引黄济青工程
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
缓解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
B.南水北调工程
调水方案
东线
中线
西线
起点
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江苏省)
丹江口水库(湖北省)
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青海)、 雅砻江(大渡河)
终点
山东、天津
北京、天津
黄河上游
优势
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水,黄河以北可借助
地势自流
基本自流
需开凿隧道,基本自流
劣势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耗能大,成本高;河流下游,水质较差
需要挖输水渠道,
工程量较大
地形复杂,起伏大,工程难度大
(3)保护水资源
原因
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缺水状况日益加重,水资源利用率低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