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课时作业 12-4 波的衍射和干涉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24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课时作业 12-4 波的衍射和干涉 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介绍:
一、单选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有一障碍物的宽度为10 m,下列衍射现象最明显的是( A )
A.波长为40 m的波
B.波长为9.9 m的波
C.频率为40 Hz的声波(声速v=340 m/s)
D.频率为5 000 MHz的电磁波(波速v=3.0×108 m/s)
2.一列波在传播过程中通过一个障碍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衍射,以下哪种情况使衍射现象更明显( D )
A.增大障碍物的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
B.增大障碍物的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C.缩小障碍物的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
D.缩小障碍物的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3.在空气中的同一区域内,两列声波波源的振动情况如图所示,可以肯定的是( B )
A.a波源的频率为b波源频率的2倍
B.a波的波长为b波波长的2倍
C.a、b两列波叠加能产生稳定的干涉
D.通过同一狭缝,b波的衍射效果比a波明显
解析:由波的图象可以看出,a波的周期是b波的2倍,因为波速相等(同一介质),由波速公式v=λf可知a波的波长等于b波的2倍,故A错而B正确;两列波相干的条件是频率必须相等,可知a、b两列波叠加不会产生稳定的干涉,C错误;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故D选项错误.
4.两列沿相反方向传播的振幅和波长都相同的半波如图(甲),在相遇的某一时刻如图(乙)两列波“消失”,此时图中a、b质点的振动方向是( B )
A.a向上,b向下 B.a向下,b向上
C.a、b都静止 D.a、b都向上
解析:由波的叠加原理知,波在相遇时互不影响地相互通过,通过后各自保持原有的状态继续传播.在图(乙)所对应的时刻,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判定选项B是正确的.
5.
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如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 cm,且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 m/s和0.5 m.C点是BE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C、Q两点都保持静止不动
B.图示时刻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10 cm
C.图示时刻C点正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
D.从图示的时刻起经0.25 s,B点通过的路程为10 cm
解析:
由波的干涉知识可知图中加强区是质点A、B、E的连线处,减弱区是过
D、F的连线处和过P、Q的连线处,显然,C点是振动加强点,不可能静止,而Q点是振动减弱点,静止不动,选项A错误;A、B在图示时刻,A在波峰,B在波谷,它们是振动加强的点,振幅均为两列波的振幅之和,均为10 cm,此时的高度差为20 cm,选项B错误;A、B、C、E均在振动加强处,且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波是由E处向A处传播的,C点向上方(上方表示水面)运动,选项C正确;T==0.5 s,0.25 s=T,在半个周期内,质点的路程为振幅的2倍,所以振动加强点B的路程为20 cm,选项D错误.
二、多选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6.图甲为一列横波在t=0时的波动图象,图乙为该波中x=2 m处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0.25 Hz
B.若该波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障碍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