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9-2020学年天津二十五中高三(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解析版).zip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8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天津二十五中高三(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某学生在研究“启承继王位”的问题时发现,《史记》记载:“益让帝禹之子启。”而《战国策》中却记载为:“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据此,该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两则记述均不可靠 B.两则记述均为信史
C.必有一则记述可信 D.尚需其他史料论证
2.(3分)“天子之六工,日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这段材料主要说明官营手工业(  )
A.分工细密 B.资金雄厚 C.技术高超 D.服务宫廷
3.(3分)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
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4.(3分)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这一现象是雅典(  )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频繁改革的结果 D.公民自由受限的体现
5.(3分)有学者注意到,罗马的扩张,自共和国起,从无停息,耗费了自己的国民人口资源。罗马人不够了,伊特拉斯坎人不够了,意大利人不够了。“公民权”一次又一次不断扩大,一批又一批的异族进入了罗马,也改换了“罗马”的性质。此后,“罗马”实施了(  )
A****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6.(3分)读表: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
约1830~
1793
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综合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7.(3分)表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黄彬
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
朱纯祖
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
姚光第
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
如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8.(3分)学者费正清曾断言: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见,该学者认为当时(  )
A.中国民主革命力量不足
B.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
C.中国应该实行社会改良
D.共和制难植根于中国社会
9.(3分)如图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 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10.(3分)1939年1月2日,***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提出:“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旨在说明(  )
A.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始终密切合作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C.百团大战取得最终胜利的主要原因
D.国民党军队在两个战场的重要贡献
11.(3分)二战后杜鲁门公开表态,“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表明美国(  )
A.企图主导世界 B.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C.实行冷战政策 D.主动扶持西欧复兴
12.(3分)经济全球化既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该叙述属于(  )
A.历史解释 B.历史史实 C.史料实证 D.历史概念
13.(3分)1961年,陈云通过对青浦县的实地调研,向中央递交了《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种双季稻不如种蚕豆和单季稻》、《按中央规定留足自留地》等报告。这次调研活动(  )
A.纠正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偏差
B.响应了经济战线“大跃进”的号召
C.体现了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反思
D.推动了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