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2021年北京市中考真题地理试卷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校园生活处处有地理。图1为某校园平面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图1校园中
A.主教学楼在校门正北
B.图书馆紧邻着教学楼
C.实验楼到运动场最近路线经过食堂
D.耕作体验园的面积约为250平方米
2.学校每周一10:00举行升国旗仪式,有同学发现年中此时刻旗杆影长不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形状 D.地球大小
3.图2为同学们在耕作体验园劳动的照片。下列天气符号中,能反映当时天气状况的是
我国已完成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图3为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第4、5题。
2 / 17
4.2010-2020年间
A.0-14岁人口数量减少
B.15-59岁人口比重增加
C.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
D.全国人口增长超过1亿
5.人口普查可以
①掌握人口规模的变化
②查清人口结构的状况
③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④提供人口政策制定的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图4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的简笔画。读图,完成第6~8题。
6.两地民居中
A.甲—屋顶坡度较小 B.甲—临河流而建
C.乙—建材多用竹木 D.乙—窗户均朝南
7.两地中
A.甲—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
B.甲—地方传统戏曲为秦腔
3 / 17
C.乙—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
D.乙—饮食****俗以面食为主
8.据图可推断乙地
A.位于秦岭淮河以北 B.终年高温湿润
C.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D.河流湖泊众多
一条条高速公路穿越壮美山川,成为云南省各族人民奔向小康的致富路。图5为云南省高速公路分布图。读图,完成第9~11题。
9.云南省内的高速公路
A.东南部稀疏,西北部稠密
B.以昆明为最大枢纽向外辐射
C.东接川、黔、鄂三省高速公路
D.向西南通往缅甸、越南等国家
10.四段高速公路与其特色对应正确的是
A.昆明至成都—沿洱海,旅游展风采
B.昆明至大理—绕雨林,生态重保护
C.大理至丽江—抵边境,贸易促发展
D.大理至缅甸—跨怒江,天堑变通途
11.云南省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
①当地环境日益改善
②路桥技术创新发展
③国家经济实力提升
4 / 17
④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农业科技的进步给青藏地区的人民带来幸福生活。阿里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曾经这里的新鲜果蔬几乎全靠外地长途转运;如今通过建设智能果蔬大棚,人们吃上了本地产的新鲜果蔬。图6为青藏地区农业分布简图。读图,完成第12~14题。
12.青藏地区
A.粮食多在河谷种植,因纬度较高、气温低
B.畜牧业分布广泛,畜种适应高寒缺氧环境
C.果蔬大棚主要在河流的源头,因水源清洁
D.药材分布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种类多样
13.阿里地区的人们能吃上本地产的新鲜果蔬,是由于
A.自然环境改善 B.当地饮食****惯变化
C.出口需求增加 D.农业科技水平提高
14.青藏地区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需要
A.利用太阳能,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
B.开辟新水源,兴建优质多汁牧草场
C.开垦高原湿地,扩大果蔬种植面积
D.重视生态保护,建立药材种植基地
我国培育的杂交水稻具有单产高、适应性强等优势,现已推广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图7为种植或研究杂交水稻的国家和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5~17题。
5 / 17
15.种植或研究杂交水稻的国家和地区
A.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
B.多为发展中国家
C.均为内陆国家
D.南半球数量较多
16.东南亚地区是传统水稻种植区,杂交水稻的引种
A.会改变当地饮食****惯
B.与当地湿热的环境相适应
C.会受到霜冻灾害影响
D.将替代热带经济作物种植
17.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可以
①缓解粮食紧缺状况 ②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③引发稻米价格上涨 ④消除区域经济差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 / 17
朝鲜半岛与中国陆地相连。图8为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8~20题。
18.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
A.甲地为-6℃
B.大部分地区在0℃以上
C.由北向南逐渐降低
D.西南部差异小
19.甲、乙两地1月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