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选择题共35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我国地理位置优越,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跨南北半球 B. 地跨寒、温、热三带 C. 临海,海陆兼备 D. 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 2. 图中甲地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 ) A. 藏族 B. 黎族 C. 苗族 D. 壮族 【答案】1. C 2. A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我国最南端在曾母暗沙,约北纬4°,故我国位于北半球,A错误;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漠河,约53.5°N ,不包括寒带(北极圈以北为寒带),B错误;我国东部好南部临海,陆地面积广大,海陆兼备,C正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甲地为西藏,少数民族主要是藏族,A正确;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D错误;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苗族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BC错误。故选A。 【点睛】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是由于( )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形状 C. 太阳运动 D. 地球公转 4. 下列节气时段中,海南全为昼长夜短的是( ) A. 立春→谷雨 B. 立夏→大暑 C. 立秋→霜降 D. 立冬→大寒 【答案】3. D 4. B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是会产生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会产生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差异,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故选:D。 【4题详解】 海南位于北半球,立夏→大暑均处于夏至日前后,在春分之后,秋分之前,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昼长夜短,B正确;立春→谷雨我国昼逐渐变长,春分之前昼短夜长,A错误;立秋→霜降我国昼逐渐变短,秋分之后,昼短夜长,C错误;立冬→大寒我国均为昼短夜长,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公转方向为自向东,以北半球为例,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顺着公转方向,当地球公转位置从夏至日到冬至日的过程中,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等分;顺着公转方向,当地球公转位置从冬至日到夏至日的过程中,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等分;南北半球相反。 5. “幽谷春风起,巅峰雪未消。”诗句所反映的现象主要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为因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幽谷春风起,巅峰雪未消。”说的是山谷虽然开始吹春风,气温升高,但山顶的雪还未消融,这是由于山顶海拔高、气温低导致,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故选C。 【点睛】 6. 小明和家人计划沿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自驾旅游,最适用的地图是( ) A. 电子导航图 B. 遥感影像图 C. 矿产分布图 D. 人口分布图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地图是学****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沿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自驾旅游,最适用的是具备定位服务系统地图是电子导航图。故选:A。 【点睛】 7. 某班同学计划在未来几天组织一场室外篮球比赛,根据天气预报,最适合比赛的时间是( )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A. 星期一 B. 星期二 C. 星期三 D. 星期四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读图可知,星期一的天气是小雨转中雨,星期二的天气是阴转多云,星期三的天气是大雨,星期四有台风,适合组织室外篮球比赛的是星期二。故选:B。 点睛】 8. 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行为符合这一目标和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 A. 使用一次性餐具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