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精品解析:陕西省2021年中考真题(解析版).doc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0页1.99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精品解析:陕西省2021年中考真题(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2021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学科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斗系统是我国规模最大、覆盖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航天系统。汉中的小明使用北斗导航软件进行地图查询,在屏幕上通过缩放操作获得甲、乙两幅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此款软件电子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实地情况有较大偏差 B. 只能用来判定相关方向
C. 图中符号表示方向 D. 信息无法实现实时更新
2. 在屏幕上进行缩小操作时,显示的范围( )
A. 将会变小 B. 将会变大 C. 不会变化 D. 无法比较
3. 在屏幕上进行放大操作时,比例尺( )
A. 将会变大 B. 将会变小 C. 不会变化 D. 无法比较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读图及题干可知,这款电子地图是北斗导航系统获得的真实地理数据,与实地情况相符,A项错误;电子地图不只能用来判定相关方向,还可以导航到达目的地等,B项错误;图中的
表示 方向,C项正确;信息可以实现实时更新,D项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手机的屏幕尺寸是一定的,因此在屏幕上进行缩小操作时,图上表示的范围会变大,B项正确。故选B。
【3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在屏幕上进行放大操作时,图上表示的范围会变小,反映的信息会更加详细,比例尺将会变大。故选A。
【点睛】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程度的量,不是表示面积的缩小程度。
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高程为8848.86米。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板块分布示意图”,图中序号代表大洲或大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关于珠穆朗玛峰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中国和印度交界处 B. 地处青藏高原的中部
C. 海拔一直是8848.86米 D. 有“世界第三极”之称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大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 B. ②大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C. 地中海是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断远离而形成的 D. 珠穆朗玛峰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
6. 随着珠峰再度成为热点,青藏高原获得更多关注,关于青藏高原开发利用不合理的是( )
A. 建立保护区,保护野生动植物 B. 利用独特的地方文化发展旅游业
C. 保护环境,禁止开发矿产资源 D. 开发地热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答案】4. D 5. D 6. C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线上,故A错误;地处青藏高原南部而非中部,故B错误;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变化的而非一直不变的,故C错误;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有“世界第三极”之称,故D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①大洋为大西洋,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为太平洋,故A错误;②大洲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故B错误;地中海两侧的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正在互相挤压而非远离,故C错误;珠穆朗玛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是板块碰撞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青藏高原气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特殊,有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建立保护区有利于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故A正确;当地藏族特色文化独一无二,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故B正确;青藏高原矿产资源丰富,为保护环境而禁止开发矿产资源是因噎废食,正确做法是合理开发利用,在开发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故C错误;青藏地区海拔高,太阳能资源丰富,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能资源丰富,开发此类清洁能源是大势所趋,故D正确。故选C。
【点睛】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高原上光照和地热资源充足,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青藏高原上的居民以藏族为主,形成了以藏族文化为主的高原文化体系。
读“亚欧大陆温带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亚欧大陆中纬度甲、乙、丙三地“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7. 自西向东,三地位置排序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甲—乙 D. 乙—丙—甲
8. 三地气候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相对位置 D. 地形地势
【答案】7. B 8. B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据图可知,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为温带季风气候,丙为温带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