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八年级生物学地理试题 地理部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今天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读“甲夏至日太阳光照示意”及“乙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关于甲图中各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点所在纬线为南北半球分界线 B. B点在A点的西北方向 C. C点处在热带 D. D点可观赏午夜的太阳 2. 有关夏至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公转到乙图中A位置 B. 鄂州学校操场旗杆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 C. 鄂州昼长夜短 D. 是去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 【答案】1. A 2. C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图甲中A点位于赤道上,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A对;B点与A点位于同一经线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B点位于A点的正北方向,B错;C点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C错;D点位于北极圈与北回归线之间的北温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所以不能观赏午夜的太阳,D错。故选A。 【2题详解】 图乙中A、B、C、D分别代表北半球的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在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高,正午物体影子最短(鄂州位于北半球,夏至日昼长夜短,学校操场旗杆影子一年最短),C对,AB错;夏至日在6月22日前后,11月到次年3月到在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D错。故选C。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经纬线的特点、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掌握半球的划分、五带划分、二分二至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是解题的关键。 3. 读“等高线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两山峰相对高度超过130米 B. 若①②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为6千米 C. ③处适合攀岩运动 D. ④处有河流生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图中等高距为50米,②山峰海拔在450—500米之间,与①山峰相对高度在80—130米之间,A错;图中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千米,所以若①②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为6千米,B对;③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不适合攀岩运动,C错;④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形成河流可能小,D错。故选B。 【点睛】 读“世界海陆分布”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4. 图中沟通大洋②和③的通道甲是( ) A. 乌拉尔河 B. 苏伊士运河 C. 土耳其海峡 D. 巴拿马运河 5. 有关图示大洲,说法正确的是( ) A. A大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 B. B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 C. C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D. D大洲为冰雪大陆,只有极少人定居 【答案】4. D 5. A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②是太平洋,③是大西洋,甲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D项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读图可知,A是亚洲,亚洲背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东部季风气候显著,A项正确;B为欧洲,地跨北温带和北寒带,B项错误;C为非洲,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C项错误;D为南极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人类定居的大陆,D项错误。故选A。 【点睛】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6. 图中甲地的耕作制度一般是( ) A. 一年一熟 B. 两年三熟 C. 一年两熟 D. 一年三熟 7. 图上序号代表的各城市中,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下列古诗所反映的景观,与图中序号所在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 ②--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C. 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D. ④---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答案】6. D 7. B 8. A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我国的海南岛,纬度位置低,属于热带,热量充足,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D项正确。故选D。 【7题详解】 我国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外,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南北气温差别不大,②位于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7月平均气温最低。故选B。 【8题详解】 根据A项描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