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学科 A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地球仅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地球上的四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古人一开始就认为地球是球体 B. 地球和地球仪都是规则的球体 C. 在地球两极可看见真实的地轴 D. 借助地球仪可演示地球的自转 2.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位于北寒带 B. 乙在地球最长的纬线上 C. 丙位于低纬地区 D. 丁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3. 2020年4月,国家主席*******来陕考察秦岭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大致位于33.8°N,108.9°E。甲乙丙丁四地与其最接近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分析】 根据地球仪是地球按比例缩小的模型;北寒带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赤道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进行分析解答。 【1题详解】 古人一开始就认为地球是天圆地方说,A错误。地球是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仪都是规则的球体,B错误。在地球两极不可能看见真实的地轴,地轴是假想轴,C错误。 借助地球仪可演示地球的自转,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甲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热带,A错误。乙在地球最长的纬线上赤道上,B正确。丙位于30°—60°之间属于中纬地区,C错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线,丁位于东半球,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国家主席*******来陕考察秦岭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大致位于33.8°N,108.9°E。甲乙丙丁四地与其最接近的是丙地(110°E,33°N);甲点的经纬度为(15°N,20°W),乙点经纬度为(0°,30°E),丁点的经纬度为(90°E,30°S),C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仪及经纬网的判读。 读“沿赤道分割的纬线世界地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代表的大洲是非洲 B. ②代表的大洋是大西洋 C. ③代表的海峡为马六甲海峡 D. 全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5. 图中黑粗线划定区域表示某个板块则该板块( ) A. 全部都是由海洋组成的 B. 是亚欧板块 C. 边缘活跃内部比较稳定 D. 位置永不改变 6. 近年来赴极地科考旅游人数逐渐增多下列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A. ④地气侯特点为终年温暖湿润 B. 游人在④地能看到成群的企鹅 C. ⑤地科考最佳时期为北半球冬季 D. 全球变暖对⑤地环境毫无影响 【答案】4. A 5. C 6. C 【解析】 【4题详解】 由图可知,①代表的大洲是非洲,故A正确。②代表的大洋是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故B错误。③代表的海峡为白令海峡,故C错误。全球的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故D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黑粗线范围是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印度洋在内的印度洋板块,在板块的边缘较活跃,内部则比较稳定;位置并不是永远不动,也是会发生变化的,故选C。 【6题详解】 ④地是气侯特点为终年寒冷的北极地区,故A错误。游人在④地能看到北极熊,成群的企鹅只有在南极地区能看到,故B错误。⑤表示的南极地区科考最佳时期为北半球冬季,此季节进南极的暖季,故C正确。全球变暖对南极地区影响很大,会导致其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全球海陆分布有关知识。 古老村落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古村落被发掘并加以保护,其中位于陕西省西安郊的半坡村落遣址是距今6800-6200年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河谷阶地上营建的居住场所。读“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及半坡原始村落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古文明时期的村落在最初选址时,人们一般不考虑的条件是( ) A. 地形平坦 B. 土壤肥沃 C. 水源充足 D. 矿产丰富 8.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 半坡原始村落属于乡村聚落 B. 半坡原始村落属于城市聚落 C. 半坡村落遗址有多种研究价值 D. 半坡村落遗址应开发与保护并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