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卷地理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量为90分钟; 2.本试题卷共两道大题,30个小题,满分100分; 3.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用黑色水笔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栏目内,并按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填涂准考证号; 4.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做在本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我市某中学生对家乡茶园(如下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的茶树长势与环境关系进行调研。查阅资料了解到当地的年降水量为1500mm左右,茶树喜光耐阴,喜湿怕涝;实地调查发现甲、乙两处茶树没有丙、丁两处茶树长势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陡崖处有飞瀑景观 B. 图示区域最低处的海拔约78米 C. 茶亭P在茶亭Q的西北方向 D. 茶亭P和茶亭Q间相对高度约为150米 2. 下列有关茶树长势与环境关系的调研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处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B. 乙处位于北坡,光照充足 C. 丙处位于阴坡,不易积水 D. 丁处光照充足,排水良好 【答案】1. C 2. D 【解析】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1题详解】 图中有河流过的地形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度高处凸出,据图可知,陡崖位于山脊处,不会有河流,不会出现飞瀑景观,故A错误;图示等高距为50米,图示区域最低处的海拔在150-200米之间,故B错误;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中,按指向标指示的方向辨认方向,据此判断,茶亭P在茶亭Q的西北方向,故C正确;茶亭P的海拔在500-550米之间,茶亭Q的海拔位于500-550米之间,两地相对高度位于0-50米之间,故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据图可知,甲处地势平坦,排水比较顺畅,故A错误;乙处位于北坡,受山脉阻挡太阳光照不足,故B错误;丙处位于阳坡,不易积水,故C错误;丁处位于阳坡,光照充足,等高线稠密,坡度陡,排水良好,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理解解答即可。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下图为二分二至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发射当天,地球公转在( ) A. 甲处附近 B. 乙处附近 C. 丙处附近 D. 丁处附近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地球位于甲处时,邵阳市正值夏季 B. 当地球位于乙处时,西昌昼长夜短 C. 当地球位于丙处时,邵阳市正值多雨季节 D. 当地球位于丁处时,西昌卫星发射塔正午的影子一年中最短 【答案】3. A 4. A 【解析】 【分析】 根据读图可得,丁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即3月21日前后,甲是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乙是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丙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进行分析解答。 【3题详解】 6月23日地球公转在北半球的夏至日附近即甲处附近,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长夜短,A正确。故选A。 【4题详解】 当地球位于甲处夏至日时,邵阳市正值夏季,A正确。当地球位于乙处秋分时,西昌昼夜等长,B错误。当地球位于丙处冬至日时,邵阳市正值冬季,降水较少,C错误。当地球位于甲夏至日时,西昌卫星发射塔正午的影子一年中最短,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 读经纬网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 有关图中阴影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处实地面积相等 B. 丙、丁两处图幅相等 C. 甲、丙两处同处东半球 D. 乙、丁两处同处北温带 6. 若不考虑地势起伏和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人从P点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到达( ) A. P点 B. P点以北 C. P点以西 D. P点以东 【答案】5. B 6. D 【解析】 【5题详解】 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所以甲处被32°W和35°W两条经线所截两条纬线之间的长度比乙处所截两条纬线之间的长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