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时训练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一、选择题
1.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状况,刘秀勤于国政,改革开拓,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恢复和发展,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百家争鸣 D.休养生息
2.《后汉书》记载:“(公元30年)诏曰:‘今……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材料中诏令的发布者是( )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光武帝 D.汉武帝
3.你认为,下列人物哪个是东汉专权的“外戚”( )
A.皇帝的弟弟 B.皇帝的表叔
C.皇帝的舅舅或者妻弟 D.皇帝的子女
4.中国封建社会政权的更替,多数由农民起义推动。下列农民起义发生在东汉末年的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项羽、刘邦起义
C.黄巾起义 D.国人暴动
5.关于黄巾起义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起义的领导者张角借传教宣传和组织群众
B.这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C.起义军推翻了东汉的统治
D.起义军建立了张楚政权
6.据了解,河北出土的宋代4块古碑中,记录了宋元祐八年重造汉光武帝敕封牡丹仙子神庙碑,详细记载了当时尧山、柏乡两县八村村民重修汉光武帝刘秀敕封牡丹仙子神庙一事。刘秀建立的东汉基本情况是( )
A.公元25年建都于长安 B.公元9年建都于洛阳
C.公元25年建都于洛阳 D.公元前25年建都于洛阳
7.我国古代早期发动农民起义时,往往利用迷信或宗教进行组织发动。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是利用哪一宗教发动的( )
A.太平道 B.五斗米道 C.佛教 D.基督教
8.反***问题,因为涉及老百姓的利益,历来是民众最关心的话题。东汉时期光武帝采取的反***措施是( )
A.释放奴婢 B.实行三十税一
C.严惩贪官污吏 D.兴办太学
9.外戚和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作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外戚和宦官轮流控制朝政的局面是在( )
A.东汉初年 B.秦朝末年 C.西汉末年 D.东汉后期
10.“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反映了东汉黑暗的政治环境,其结果是( )
A.外戚夺得了东汉政权 B.宦官夺得了东汉政权
C.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D.东汉王朝短暂而亡
11.《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 88 年)章帝死,年仅 10 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以上材料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