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考模拟试卷(模拟预测)(解析版).docx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8页1.72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考模拟试卷(模拟预测)(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模拟预测
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共40分)
1.(2022·内蒙古·模拟预测)为了提高复****效率,小李同学绘制了一张知识结构图。空白处应填入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
B.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入主中原
C.八王之乱造***口大量死亡
D.各地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答案】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政治上,周王室衰落,大国争霸,士大夫开始掌握政权;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确立,新的阶级关系产生;思想上出现 百家争鸣的局面。故选A。
点睛:春秋战国之交,中国进入了铁器时代,铁器农具的出现及牛耕技术使用。 需要掌握:①铁制农具在春秋时出现;②春秋晚期,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③铁农具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④由于铁农具的推广,各国的农业带动经济发展,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互相征战,争做霸主,形势动荡不安、战乱频发、民不聊生。
2.(2021·广东香洲·二模)如图中的一组文物可用于探究( )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炭化稻粒 猪纹陶钵 骨耜 人面鱼纹盆
A.原始农耕时的生产生活 B.早期国家的经济制度
C.夏商周时期的礼乐文化 D.春秋战国的农业生产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文物可知,分别为河姆渡时期的稻粒,猪纹陶钵,骨耜以及半坡时期的人面鱼纹盆,属于原始社会农耕文明时的生产生活用具,故A项正确;早期国家指夏商周时期,根据文物内容体现不出经济制度来,故B项错误;材料中均是生产生活用品,与等级无关,不属于礼乐文化,故C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应为铁犁牛耕,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3.(2021·山东胶州·二模)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2020年4月4日上午,近300名在陕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代表齐聚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与在西安、台湾分别设立的视频连线点代表参加公祭典礼。此举是因为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黄帝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发源地
C.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帝部落发展而来的
D.黄帝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至今海内外中华儿女仍在祭祀皇帝,究其原因,黄帝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故A项正确;黄帝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发源地,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炎、黄帝发展而来,故C项错误;炎帝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故D项错误。
4.(2021·广东紫金·模拟预测)从周文王开始,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等几代统治者不断分封姬姓亲族同盟亲戚以及一些结为亲戚的东方贵族。这是为了
A.加强王权,君主专制 B.“以藩屏周”,巩固疆土
C.打击贵族,增强国力 D.结束割据,中央集权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周朝通过姻亲关系同异性贵族建立血缘关系,主要目的是为了“以藩屏周”,巩固疆土,B项正确;周朝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说法错误,排除AD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异性贵族的拉拢,非打击,排除C项。故选B项。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5.(2021·河南·三模)2021年2月25日,河南卫视推出元宵节特别节目“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再一次展现了厚重的中原文化。下列文物不能体现中原文化的是
A. B.
C. D.
【答案】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 湖南不属于中原地区,因此不能体现中原文化,故B符合题意;贾湖骨笛、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属于中原文化,故排除AC项;《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东京汴梁的景象,东京汴梁是今天的河南开封,属于中原文化,故排除D项。故选B。
6.(2021·安徽瑶海·三模)春秋战国,民族同源共祖的意识开始形成,炎黄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并被周边民族认可。这反映了
A.实现统一成为社会共识 B.华夏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民族矛盾已经逐渐消亡 D.血缘是维系国家的纽带
【答案】B
【详解】
依据“民族同源共祖的意识开始形成,炎黄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并被周边民族认可它”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周边民族和汉族都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由此可见华夏认同观念已经出现,B正确;题干的主旨是华夏认同观念,而非实现统一的认识,A排除;仅凭华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