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7课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历史 教科版

1340阅读234下载2页14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7课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
文档介绍:
第7课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
【中考真题演练】
1.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2.《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3.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A.迁都洛阳 B.重农抑商 C.奖励军功 D.严明法令
4.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 加强刑罚 B. 奖励生产 C. 推行县制 D. 奖励军功
5.改革变法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进人封建社会的重要途径。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6.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A.秦孝公重用商鞅 B.商鞅变法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C.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 D.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7.中国封建社会历时两千多年,以下哪次变革曾颁布法令: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推动了本国封建制度的确立?
A.商鞅变法 B.秦始皇改制 C.汉武帝罢黜百家 D.孝文帝改革
8.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李冰在公元前273年前后担任蜀守,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据图1判断,公元前273年属于
A.公元前3世纪前期 B.公元前3世纪后期
C.公元前2世纪前期 D.公元前2世纪后期
9.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其中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的社会改革是
A.尊王攘夷 B.百家争鸣 C.实行分封制 D.商鞅变法
10.《史记》载:“(孝公)有囊括四海之意……。商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