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11课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历史 教科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6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11课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选择题
1.公元纪年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  )
A.公元前3世纪初期 B.公元前3世纪末期
C.公元前2世纪初期 D.公元前2世纪末期
2.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开展“阅读史学经典,品悟汗青墨韵”的读书活动。下图选自推荐书目中一本书的章节目录。据此判断,该书介绍的历史人物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3.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中,既提高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增加了农业劳动力,又缓和了社会矛盾的措施是 (  )
A.士兵还乡务农 B.释放奴婢为平民
C.轻徭薄赋 D.提倡节俭
4.史书记载:汉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放弃)以利民”。该材料说明了汉文帝 (  )
A.注重以农为本 B.废除严刑峻法
C.提倡勤俭治国 D.减免徭役赋税
5.西汉前期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局面“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是 (  )
①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②以农为本,减轻赋税 ③重视“以德化民” ④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完“文景之治”后,得出如下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阶级矛盾缓和 B.节俭之风盛行
C.劳动人民摆脱了剥削 D.社会比较安定
7.下列哪些内容是汉高祖和文帝、景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的共同之处 (  )
①注重农业生产 ②轻徭薄赋 ③“以德化民”
④让士兵还乡务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关注民生,恢复生产。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质是 (  )
A.以道家思想取代法家思想
B.把封建剥削降到人民可以接受的程度
C.调整生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
D.调整赋税制度
9.秦朝速亡和“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D.政府要重视民生,以民为本
10.《盐铁论》一书中提到,汉武帝时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同时把盐铁经营权也收归中央。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B.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
C.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稳定 D.防止诸侯王和豪强地主势力过大
11下列文字中未体现的史实是 (  )
 
A.秦统一中国 B.“文景之治”
C.西汉建立 D.楚汉战争
12.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情节不符合史实 (  )
A.农民张三把收成的三十分之一交给国家
B.县官王平因关心农桑受到汉景帝提拔
C.汉文帝的妃嫔因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汉文帝命人修建豪华的皇宫阿房宫
13.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一书中指出:“一些看来对农民有利的措施,都对地主、商人更为有利。例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