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16课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含解析).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历史 教科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75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16课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含解析).doc
文档介绍:
2020-2021 学年部编版初一历史上册同步练:三国鼎立
一、基础巩固
1.“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
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
A.刘备 B.孙权 C.诸葛亮 D.曹操
2.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3.东汉末年,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 222 年三国局势的示意图是
A.
B.
C.
D.
4.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是
A.蜀、吴、魏B.魏、蜀、吴C.魏、吴、蜀D.吴、魏、蜀
5.三国时代,斑斓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B.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D.孙权称吴王,吴国建立
6.三国时期,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夷洲”指的是今天的
A.黄岩岛 B.钓鱼岛 C.台湾 D.海南岛
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除汉 D.建立魏国
8.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①都是以曹操的胜利而告结束
②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9.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
实叙述正确的是
①魏国—220 年—曹操—洛阳 ②魏国—220 年—曹丕—洛阳 ③蜀汉—221 年—刘备—成都 ④蜀汉
—221 年—诸葛亮—成都 ⑤吴国—229 年—孙策—南京 ⑥吴国—229 年—孙权—建业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10.曹操诗歌《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战国时代B.西汉末年C.东汉末年D.三国时期
下列图示表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其中大致准确的是
A.
B.
C.
D.
12.“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次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
13.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