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06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真题演练)(解析版).docx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1.25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06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真题演练)(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真题演练
专题06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一、选择题(共40分)
1.(2021·江苏泰州·中考真题)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据此,通判的作用是( )
A.分散知州的权力 B.收归地方财赋于中央
C.超越知州的权力 D.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宋太祖统治时期,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强化中央集权,分知州的权力,A项正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于中央,排除B项;通判没有超越知州的权力,排除C项;为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1·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北宋建立后,为根除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等弊端,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中,与“杯酒释兵权”这一典故对应的是( )
A.经常调换军队的将领 B.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C.分化事权以削弱相权 D.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答案】B
【解析】
【详解】
宋代推行“强干弱枝”政策,加强中央对军队的控制,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就是赵匡胤为了解除禁军初级将领的兵权而采取的措施,B符合题意;ACD项与“杯酒释兵权”无关,排除。故选择B。
3.(2021·湖北湖北·中考真题)“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榷场的存在
A.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C.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D.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答案】C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榷场是北宋与辽、西夏的边界贸易场所,边界贸易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C正确;民族隔阂完全消除的说法太绝对,排除B;题干材料只体现榷场是商业往来的场所,没有涉及民族间长期征战不休、消除民族间经济差距的内容,排除AD。故选C。
4.(2021·山西·中考真题)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兴盛
C.民族矛盾的缓和 D.民族文化的交融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出现汉族人饮茶的方法,反映了汉族与契丹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最能证明宋辽时期民族间文化的交融,未涉及农业生产、海外贸易和民族矛盾缓和的相关信息,因此,ABC项与材料题干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5.(2021·青海·中考真题)对比归纳法是学****历史的常用方法。小李同学在学****魏晋南北朝历史和辽宋夏金历史时,归纳了这两个历史时期时代的共同特征。以下归纳的主题正确的是( )
A.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答案】A
【解析】
【详解】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辽宋夏金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故A符合题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是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D。故选A。
6.(2021·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汴京;916阿保机建立辽,定都上京,1125 金联合北宋灭辽;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故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民族政权并立,故C符合题意;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故A不合题意;金与南宋南北政权对峙,故B不合题意;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有战有和,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7.(2021·江苏泰州·中考真题)以下三幅图中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出( )
A.中外交流频繁 B.疆域面积扩大 C.经济重心南移 D.政治中心南移
【答案】C
【解析】
【详解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