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5页)
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质量监测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附教师版答案详细解析)
考生注意:
本试卷共26题。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
1.(5分)默写。
(1)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3)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5)《天净沙•秋思》中描绘一片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与悲愁的游子相映的一句是“ ”。
2.(6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该诗作者是 时期的 。
(2)“星汉”在诗中是指 。
(3)下列对《观沧海》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有统领全篇的作用。
第2页(共25页)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3.(8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期日中
②则是无信
(2)对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陈元方进入家门后再也不顾友人。
B.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陈元方进入家门后没有回头看他。
C.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陈元方进入家门后没有回头看他。
D.友人十分析愧,下车去拉陈元方。陈元方进入家门后再也不顾友人。
(3)选文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为人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元方的“方正”体现在 。(用自己的话回答)
4.(6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醉猩著屐
猩猩在山谷,行常数百为群。里人以酒并糟①设于路侧。又爱著屐②。里人织草为屐,更相连结,猩猩见酒及屐,知里人设张③,则知张者祖先姓字,及呼名骂云:“奴④欲张我,舍尔而去。”复自再三,相谓曰:“试共尝酒。”及饮其味,逮⑤乎醉,因取屐而著之,乃为人之所擒,皆获。辄无遗者。
第4页(共25页)
【注释】①糟:酒糟。②屐:木头鞋。③设张:设置诱捕的机关。④奴:奴仆,混蛋,骂人语。⑤逮:直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以酒并糖设于路侧
②舍尔而去
(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因取屐而著之,乃为人之所擒,皆获。
(3)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获得的启示是什么?
二、现代文阅读
5.(14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散步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节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