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精品解析:2021年福建省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0页89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精品解析:2021年福建省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12吨以上。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
A. 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B. 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C. 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 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可以印证河姆渡居民已经能够种植水稻,故A正确;遗址除了稻谷稻草,没有发现其他物品,所以佐证不了河姆渡居民产生物品交换、使用青铜工具、推广“牛耕技术,故BCD错误。综上故选A。
2. 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据此可知,分封制
A. 强化了诸侯权力 B. 扩大了统治范围
C. 加速了西周灭亡 D. 确立了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通过分封制度,……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可知,通过分封制度,西周王朝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因此,题干说明分封制扩大了统治范围,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强化诸侯权力的内容,排除A项;从“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可知,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统治,排除C项;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且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
3. 图1至图2所示内容体现了都江堰
A. 造福千秋 B. 控流发电 C. 沟通水系 D. 方便航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1“都江堰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根据图2“今都江堰灌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不断维护和修整,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据此可知,图1至图2所示内容体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至今仍运行不辍,故A项符合题意;都江堰是分流,而不是截流,所以是不能够发电的,排除B项;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没有沟通水系,排除C项;都江堰水利工程方便航运,但与题干主旨(体现都江堰造福千秋)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 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A. 人口数量的增长 B. 铁制工具的出现
C. 国家体制的作用 D. 筑路技术的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秦始皇之所以能够迅速贯彻执行“车同轨”的措施,主要是因为秦朝确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能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来从事某项重大工程建设,C正确;人口数量的增长、筑路技术的提高并不是主要原因,在题干中也没有得到体现,AD排除;铁制工具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B排除。故选C。
5. 下图所示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经济措施这一举措
A. 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B. 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
C. 提高了军队战斗能力 D. 增强中央政府的财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有: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全国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故D符合题意;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提高了军队战斗能力不是汉武帝采取的经济措施的作用,排除ABC。故选D。
6. 谚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反映了
A. 饮食文化丰富生活 B. 农历节气指导农耕
C. 祭祀礼仪追思先祖 D. 种植技术推陈出新
【答案】B
【解析】
【详解】“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的意思是:在清明这个节气前后下雨,麦子豌豆会大丰收。由此可知,“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反映了农历节气指导农耕,故B符合题意;饮食文化丰富生活、祭祀礼仪追思先祖、种植技术推陈出新在题干谚语中不能体现,排除ACD。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