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2021年九年级无纸化阅卷适应性测试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答案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中的A地区,历史上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始于 A. 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唐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图片上“乌鲁木齐”的文字信息可知该地区是指新疆地区,结合所学知识,西汉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到汉宣帝时期,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从此,新疆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行政区域,C正确;西周、秦朝是在西汉之前,唐朝是在西汉之后,据此分析ABD排除。故选C。 2. 下列史实,最能说明隋朝创新发展的是 A. 三次征伐辽东 B. 科举制的创立 C. 曲辕犁的使用 D. 占城稻的种植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确立,B正确;三次征伐辽东是隋炀帝暴政的表现,A排除;曲辕犁是在唐朝时期出现的,C排除;占城稻的种植是在宋朝,D排除。故选B。 3.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 B. 张謇奉命出使西域开通了大运河 C. 东汉时的蔡伦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 唐诗宋词元曲反映中外交流活跃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甲骨文是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A正确;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而非大运河,B排除;东汉时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C排除;唐诗宋词元曲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演变,而非中外交流活跃,D排除。故选A。
4. “十九世纪中叶中国不仅遭受对外战争的苦难,还各受一系列消耗性的内部动荡之困扰。最大的一场动荡几乎推翻了清王朝。”材料中“最大的一场动荡”是指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内部动荡之困扰”“最大的一场动荡几乎推翻了清王朝”等信息,可知是指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5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开展的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运动,以推翻清王朝为主要斗争目标,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C正确;鸦片战争是19世纪中叶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但并非内部动荡,A排除;洋务运动是清政府洋务派官员学****利用西方科技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一场自强运动,B排除;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且是农民阶级的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主要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D排除。故选C。 5. 2021年3月19日,在阿拉斯加举行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中方表态让美国彻底明白:抱歉,中国不是120年前的中国了。120年前的中国被迫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2021年”“120年前”可以判断出时间是1901年,其中中国在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D正确;《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A排除;《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B排除;《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C排除。故选D。 6. 从下图可以判断,该图标纪念的是 A. 辛亥革命成功 B.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巴黎公社建立 D. 新经济政策实施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其中到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周年,B正确;辛亥革命开始于1911年,A排除;巴黎公社爆发于1871年,C排除;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就已经被废止,D排除。故选B。
7. “蒋(介石)虽屡电诸将,要求‘努力截追’,‘务将西窜匪部聚歼于湖北以东地区,勿使漏网’,并未能克竞全功。……至一九三五年九月,自峨眉山军官训练团下来,知道追剿失败,自叹‘六载含辛茹苦,未竟全功!’”该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 南昌起义成功 B.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C. 长征胜利进军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至一九三五年九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9月正处于红军长征时期,材料反映的是长征胜利进军的状况,C正确;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排除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时间是1927年,排除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发生在1947年,排除D。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红军长征知识点基础上解答此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