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一) 第I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 刀耕火种 B. 游牧渔猎 C. 农耕定居 D. 铁犁牛耕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可看出,半坡原始居民过农耕定居生活。故选C。 2.“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 A. 棉纺织品 B. 景德镇的瓷器 C. 刻有文字的甲骨 D. 圆形方孔半两钱 【答案】C 【解析】甲骨文是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这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故刻有文字的甲骨可以佐证商朝历史。故选C。 3.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为他( ) A. 发明了印刷术 B. 改进了造纸术 C. 发明了*** D. 制成了罗盘针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为原料,制成“蔡侯纸”,不仅降低了造纸成本,而且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故选B。 4.“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 ) A. 经济发展 B. 吏治清明 C. 人才济济 D. 生活奢侈 【答案】A 【解析】 “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经济发展。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使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故选A。 5.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宣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 ) A. 五铢钱的统一铸造 B. 江南地区的开发 C. 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 闭关锁国的危害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宣得人而久任”等信息判断,本材料体现了南宋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重视。表明宋代海外贸易兴盛,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6.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 A. 张骞曾出使西域 B. 班超曾出使大秦 C. 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 中亚与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 【答案】C 【解析】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材料中有关键信息能帮助答题。其中的地名如新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是关键信息。其中,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属于东南亚。汉代的西域在今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包括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也就是现在新疆、中亚等。张骞出使西域,到达过新疆,但没有到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班超出使大秦的说法不正确,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但没有到达。 陆上丝绸之路从从今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新疆和中亚,最后转运到欧洲,海上丝绸之路则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经过东南亚、印度半岛、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中亚和东南亚都是中国的版图不符合历史。故选C。 7.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郑成功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主要功绩是( ) A. 跨海收复台湾 B. 加强中外交流 C. 促进民族团结 D. 取得抗倭胜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英雄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和收复台湾。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地区,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经过几个月的英勇斗争,打败了殖民者。1662年,荷兰总督被迫签字投降,台湾又回到了祖国怀抱。故选A。 8.2010年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 B. 形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