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 历史 A卷100分,B卷30分,全卷满分共130分。 A卷 一、选择题 1.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出现统一趋势时,赵匡胤和他的后继者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他建立的朝代及其建立时间、建立者所属民族,搭配正确的是 A. 元朝——960年—汉族 B. 元朝——961年—蒙古族 C. 北宋——960年—汉族 D. 北宋——961年—蒙古族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点:宋、元政权建立。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政权,改国号为宋,赵匡胤为汉族人;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忽必烈为蒙古族;故本题答案为C,排除ABD。 2.如图历史文物可以用来说明:元朝时期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是 A. 西藏 B. 四川 C. 台湾 D. 腹里 【答案】A 【解析】 【详解】考查点:宣政院。解题思路:由题干的“宣政院”,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由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掌管西藏的军民事务,A项符合题意。B项四川,当时设置四川行省,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台湾,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进行对其管理,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是腹里,是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3.1895年,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其创办者是 A. 谭嗣同 B. 严复 C. 梁启超 D. 康有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95年,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严复在北方创办最有影响的报纸《国闻报》,故B符合题意;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故A不符合题意;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故C不符合题意;康有为主持强学会,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如图墓地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反帝反封建作出巨大牺牲,体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对这一斗争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它是镇守长江门户吴淞的老将陈化成参加的鸦片战争 B. 它是率舰冲向“吉野号”的邓世昌参加的黄海海战 C. 它是天津保卫战中聂士成参加的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它是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而举行的广州黄花岗起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点:黄花岗起义。解题思路:根据图片中”七十二烈士之墓“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判断可知该墓地是黄花岗七十而烈士的墓地,黄花岗起义是为推翻清王朝而爆发的革命起义。根据”七十二烈士之墓“可知该墓地与黄花岗起义有关,黄花岗起义是革命党人为了推翻清王朝,故选D;图片反映的是黄花岗起义,和鸦片战争、黄海海战以及天津保卫战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无关,排除ABC。故选D。 5.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文化,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文化支撑和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在以下相应时期中,属于***提出的革命文化内容是 选项 时期 内容 A 五四运动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B 八七会议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C 一二·九运动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D 抗日战争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召开了八七会议,***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会议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故B符合题意;A是五四运动口号,故不符合题意;C是爱国学生的口号,故不符合题意;D是***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名言,是在解放战争中提出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6.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如图人物的主要历史事迹是 A. 指挥平型关伏击战,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 在敌后“反扫荡”作战中,壮烈殉国 C. 指挥台儿庄战役,获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D. 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点:敌后抗日战场。解题思路:根据“左权”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该人物的主要历史事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左权将军是在敌后战场反日军“扫荡”的作战中壮烈殉国,故选B;智慧平型关伏击战的是林彪,排除A;指挥台儿庄战役的是李宗仁,排除C;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是杨靖宇等人,排除D。故选B。 7.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后,开始了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其进攻的主要目标是 ①陕北解放区 ②中原解放区 ③山东解放区 ④大别山解放区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