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考点06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doc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0页1.18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考点06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doc
文档介绍:
一、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的兴起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2)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3)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3.评价洋务运动
①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②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西北的新疆大部分地区被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率军占据,俄国还出兵侵占了伊犁。
2.为了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3.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但俄国仍通过条约割占了部分领土。
4.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三、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爆发
(1)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实现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
(2)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3)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经过
平壤战役
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左宝贵牺牲
黄海大战
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战后,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辽东半岛战役
黄海大战后,日军分两路入侵中国。一路渡鸭绿江,占领九连城等地,直逼辽阳。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日军占领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1895年,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议和,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2.《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
1.《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2.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无暇东顾。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四、戊戌变法
1.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奋。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这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3)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这些文字议论新颖,通俗易懂,风靡海内。
(4)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2.百日维新
(1)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