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28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01期)-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doc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3页1.95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28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01期)-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2020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
专题28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考点118 罗斯福新政
1.(2020年湖南衡阳)下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造成A段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美国内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济大危机
D.美苏“冷战”
【答案】C
【解析】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中的A段是1929—1933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最先发生在美国,造成美国失业率急剧上升。故C符合题意;美国内战发生在1861—1865年,与A段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1918年,与A段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美苏“冷战”开始于1947年,与A段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020年安徽)漫画家常用犀利的画笔针砭时弊。如图漫画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导致图中西方富人交通工具变化的时代背景是
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工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D.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答案】D
【解析】
考查点:经济大危机。解题思路:依据漫画的时间和图中西方富人交通工具的变化判断时代背景。观察题干漫画,时间是1928—1932年,图中西方富人交通工具越来越简单,说明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影响到了西方富人的生活,故D符合题意;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与漫画信息不符,排除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时间是1933年,排除B;工业生产技术的革新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C。故选D。
3.(2020年黑龙江大庆)1929~1931年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罗斯福上台之后,大力推行改革,全国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这些措施被称为“新政”,这说明
变革了社会制度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增强了国家干预
D.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罗斯福上台之后,大力推行改革,全国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开创了一种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新模式,C正确;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不是变革社会制度,A排除;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特点,B排除;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D排除。故选C。
4.(2020年四川乐山)以下对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的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巩固了工农联盟
B.都彻底改变了社会的性质
C.都引发了经济危机
D.都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答案】D
【解析】
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D是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的共同点,D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巩固了工农联盟,排除A;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都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排除B;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都没有引发经济危机,排除C。故选D。
5.(2020年重庆A)下表为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时间
机构名称
主要任务
参与人数
1933年
民间资源保护队
种树、建水坝、森林防护等
约200万
1933年
田纳西管理局
田纳西河流城综合治理
约350万
1936年
工程振兴局
兴建公路、体育馆、美术馆、医院等公共设施
约300万
A.以工代赈,提供就业机会
B.建立救济机构,提供社会保障
C.大量输入国外廉价劳动力
D.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中“民间资源保护队”“田纳西管理局”“工程振兴局”“兴建公路、体育馆、美术馆、医院等公共设施”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期间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的措施,实施的直接目的是提供就业机会,A正确;题干反映的措施与兴办公共工程有关,并不是直接提供社会救济或保障,B排除;题干反映的措施“以工代赈”旨在解决国内的失业问题,不可能大量输入国外廉价劳动力,C排除;罗斯福新政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D排除。故选A。
6.(2020年黔南州)下面图一和图二分别宣传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美国实施的经济措施,这两项措施的实施
A.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都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C.说明了两国的经济环境相同
D.都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完成
【答案】A
【解析】
依据图一“一五计划”结合所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