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主题一 走向近代-2020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思维导图+背诵手册+好题精练)(人教版).doc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42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主题一 走向近代-2020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思维导图+背诵手册+好题精练)(人教版).doc
文档介绍:
模块五 世界近代史
主题一 走向近代
【思维导图】
【背诵手册】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垦殖区
兴起
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垦殖者称为这些地区的新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耕种
特征
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庄园的衰落
随着法律的规范,在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劳役量被规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在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的过程中,农民也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土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背景
在一些地方,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表现
(1)新的土地关系: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2)新的生产方式: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3)农产品的市场化: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
手工业的发展
背景
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他们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
发展
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手工工场
(1)原因: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
(2)出现: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
(3)发展: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集中的手工工场
(1)形成: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的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2)作用: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影响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富裕农民
背景
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
表现
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阶级力量
市民阶层
来源
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发展
富商巨贾还投资乡村,置办田产,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新人怼旧鬼(资产阶级PK天主教会)
背景
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前提和根本原因)。
1.中世纪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专横的宗教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文主义
2.含义: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3.认识: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是文艺复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