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精品解析:2021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6.80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精品解析:2021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浙江台州历史
1. 小远同同学在某博物馆看到空中花园复原场景图和《汉谟拉比法典》复制品。它们反映的是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希腊文明 C. 古巴比伦文明 D. 古罗马文明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空中花园是新巴比伦时期修建的,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颁布的。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故它们反映的是古巴比伦文明,C正确;空中花园、《汉谟拉比法典》反映的是古巴比伦文明,不是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排除ABD。故选C。
2. 国家的有效管理需要制度创新。下列属于地方行政管理方式的是
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三省六部制④行省制
A. ①2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分封制是西周初年,周王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而采取的制度属于地方行政管理方式,①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秦朝在地方上设立的行政机构,②符合题意;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③不符合题意;行省制是元朝的地方行政机构,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
3. 观察下列一组图片,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祖国统一 B. 中外交往 C. 民族团结 D. 抵抗侵略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唐朝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在中国游历17年,后回国,写成《马可•波罗行纪》,激发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加强国际交往;郑和从1405—1433年七次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进中国和亚非国家的交往。从三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可以反映的共同主题体现了中外交往,故选B;ACD不是三个人的共同点,排除。
4. 李鸿章创办的官办企业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后,在华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白银1300万两。这表明洋务运动
A. 增强了清朝的军事实力 B. 一定程度抵御了列强经济侵略
C. 推动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D. 极大提高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目使江海运输的利益不能全部被洋人尽占,三年后,在华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损失1300万两白银,说明李鸿章的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与外国轮船公司形成竞争,因此洋务运动一定程度抵御了列强经济侵略,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军事力量,A错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工商业社会地位的提高,D错误。
5. 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人悲愤是因为清政府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因为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C正确;《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排除A;不论是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还是中俄《北京条约》都没有割台湾的规定,排除B。《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内容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