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7第十七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第18-19课)【中考历史总复习讲练学案(含解析)】.doc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9页62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17第十七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第18-19课)【中考历史总复习讲练学案(含解析)】.doc
文档介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第十七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第18-19课)
【时空坐标】
【考点梳理】
考点一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课程标准: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1.九一八事变:
(1)背景:日本为转嫁经济危机(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发动侵华战争。
(2)经过: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炮轰沈阳城。
(3)结果:
①日军占领沈阳,又相继占领东北三省。
②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在东北屠杀无辜人民,掠夺战略资源,推行奴化教育,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4)局部抗战:
①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
②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③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
(5)影响:
①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②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③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2.西安事变:
(1)背景:
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③张、杨接受了中国共产党主张,要蒋联共抗日。
④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改革。
(2)目的:逼蒋联共抗日。
(3)经过:1936年 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4)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易错点辨析
1.易错字:溥仪;伪满洲国;杨靖宇;兵谏。
2.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也揭开了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序幕,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是在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4.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中国共产党代表是***。
考点二 “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
课程标准: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1.“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时间、地点:1937年7月7日,于北平卢沟桥。
(2)英雄壮举:佟麟阁、赵登禹壮烈殉国。
(3)事变影响:标志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第二次国共合作:
(1)背景: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后,国共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步伐。
(2)内容:根据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3)标志: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意义: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为中国人民最终战胜日本法西斯、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易错点辨析
易错字:卢沟桥;赵登禹;佟麟阁;叶挺;朱德。
考点三 南京大屠杀
课程标准: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1.时间: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
2.罪行:在占领南京六周内,日军屠杀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3.认识:南京大屠杀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本质;我们要反对战争,争取和平;日本歪曲、否定历史的行径,严重伤害了被侵略国人民的感情,不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易错点辨析
易错点:南京大屠***数是30万以上,不是30万整数。
【能力提升】
一、名词解释
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二、联系比较
比较两次国共合作
内容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
时期
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