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专题0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01期)-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3页3.13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专题0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01期)-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1期)
专题0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考点34 明朝的统治
1.(2022年江西)按下面图示的编制思路,其空白处应为
A. 废除丞相制度 B. 设立“三司” C. 设立锦衣卫 D. 实行“八股取士”
【答案】D
【解析】根据“创立进士科”、“创立殿试制度”、“提高仅是地位”等信息可知这都与科举制有关,明代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在科举上实行八股取士,D项正确;废除丞相制度、设立三司和设立锦衣卫都与科举制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2.(2022年天津)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政治制度。回答下题: 随着科举考试的变化而出现的八股文产生于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 C
【解析】为加强思想控制。明朝实行八股取士。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 《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考试的形式有严格规定,由八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C项正确;宋朝和元朝科举考试没有出现八股文,排除AB项;随着科举考试的变化而出现的八股文产生于明朝,排除D项。故选C项。
3. (2022年山东泰安)下面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内容是
A. 开创科举制度 B. 设御史台 C. 设立三司 D. 设立军机处
【答案】C
【解析】根据“郡县制”、“推恩令”、“行省制度”可知这些都属于地方行政制度,明朝时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设立三司,C项正确;科举制是选官制度,御史台是监察机构,都与地方行政机构无关,排除AB项;军机处是清代才设立的,排除D项。故选C项。
考点35 明朝的对外关系
1.(2022年湖北宜昌)王同学在整理明代的学****资料,其目录中有“红海沿岸”“戚继光”和“三宝”等关键词,据此推断他学****的主题应当是明代的
A.经济发展 B.文学繁荣 C.对外关系 D.科技成就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红海沿岸”“戚继光”和“三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七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人“三宝”命名的,充分说明了郑和七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戚继光抗倭打击了日本的侵略势力,捍卫了国家主权。由此可见,材料反映了明代的对外关系。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明代“经济发展、文学繁荣、科技成就”的内容,排除ABD项。故选C项。
2. (2022年新疆建设兵团)这支队伍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访问过今天的越南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坦桑尼亚等国,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材料描述的可能是
A. 鉴真东渡 B. 玄奘西行 C. 郑和下西洋 D. 甘英出使大秦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明代,郑和沿海上丝绸之路下西洋,他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访问过今天的越南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坦桑尼亚等国,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C项正确;鉴真是到日本而不是到越南,材料说的是海路而不是陆路,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3. (2022年云南昆明)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集团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被时人称为“倭寇”。明朝中后期,为扫清东南沿海的“倭患”,明朝军民英勇作战,在抗倭斗争中战功卓著,被称为伟大的民族英雄的爱国将领是
A. 郑成功 B. 戚继光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元末明初,日本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集团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倭患”、“明朝中后期,为扫清东南沿海的“倭患”,明朝军民英勇作战,在抗倭斗争中战功卓著”及所学知识可得,伟大的民族英雄的爱国将领是戚继光,B项正确;郑成功收复台湾,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左宗棠收复新疆,与倭寇”无关,排除C项;邓世昌参与甲午中日战争,与倭寇”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2年四川德阳)某学****小组在探究性学****中,收集和整理了下表所示的素材。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最可能是中国古代
A.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B. 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C. 宗教的传播与影响 D. 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玄奘西行天竺”“崔志远来华求学做官”“利玛窦来华传教译书”可知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古代文明的交流与互鉴,D项正确;隋唐时期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主要是科举制、三省六部制,排除A项;材料信息强调的是中外交流,并没有涉及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排除B项。宗教的传播与影响与材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