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第十四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11课)
【考点梳理】
考点一 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戊戌变法失败和《辛丑条约》签订暴露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
二、目的:学****西方政治制度,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准备: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组织):
1.建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1)成立: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
(2)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建立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目的: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1)成立: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孙中山被选举为总理。
(2)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机关报:《民报》。
(4)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意义: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3.提出革命思想——三民主义(思想)。
(1)内容: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①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②民权主义就是“创立民国”,它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③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
(2)意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4.进行革命实践:1895年,领导发动广州起义等一系列革命运动。
5.评价: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思想主张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是20世纪改变中国历史的三位巨人之一。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四、经过
1.辛亥革命:(狭义:武昌起义)
(1)背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积累了一系列斗争经验,传播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思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概况: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3)发展: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
2.中华民国成立:
(1)时间、地点:1912年1月1日、南京
(2)概况:
①1912年1月1日,被独立各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②中华民国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相差1911,即: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如民国三十四年即公元1945年)
(3)意义:
①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平等思想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制定机构:南京临时参议院。
(2)主要内容:
①国家性质: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资产阶级议会制共和国)。
②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③国民地位: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④国民权利: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3)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意义: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4.清朝灭亡: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5.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中国开始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五、辛亥革命的目的、性质、重要成果、积极意义、局限性和教训:
1.目的: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