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初中数学专题23 旋转(解析版).docx


初中 八年级 下学期 数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2页100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初中数学专题23 旋转(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23 旋转
1.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图形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着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如下图所示:
2.旋转对称中心: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角大于0°,小于360°)。
3.旋转的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4.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5.中心对称图形的判定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6.中心对称的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者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本章内容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了解旋转的概念,探索旋转的性质,发展空间观察,培养几何思维和审美意识,在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的快乐,激发对学****的兴趣。
1.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
区别:中心对称是指两个全等图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这两个图形关于一点对称,这个点是对称
中心,两个图形关于点的对称也叫做中心对称.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其中一个上所有点关于对称中心的对称点都在另一个图形上,反之,另一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对称点,又都在这个图形上;而中心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本身成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上所有点关于对称中心的对称点都在这个图形本身上。
如果将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一个图形),那么这个图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对称的部分看成是两个图形,那么它们又是关于中心对称。
2.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征
(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特征
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
(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特征
两个点关于x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x相等,y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x,-y)
(3)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特征
两个点关于y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y相等,x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x,y)
3.旋转变换的应用总结
(1)求角度;
(2)求弧度;
(3)求面积;
(4)证明线段相等;
(5)证明角相等;
(6)证明位置关系;
(7)综合应用。
解题关键就是,要抓住图形变换过程中的几何不变性即旋转不变性、数值不变性等。
【例题1】(2020•枣庄)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在第一象限,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AOB=∠B=30°,OA=2.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  )
A.(-3,3) B.(﹣3,3) C.(-3,2+3) D.(﹣1,2+3)
【答案】A
【解析】如图,过点B′作B′H⊥y轴于H.解直角三角形求出′H,B′H即可.
如图,过点B′作B′H⊥y轴于H.
在Rt△A′B′H中,∵A′B′=2,∠B′A′H=60°,
∴A′H=A′B′cos60°=1,B′H=A′B′sin60°=3,
∴OH=2+1=3,
∴B′(-3,3)。
【例题2】(2020•黑龙江龙东)如图①,在Rt△ABC中,∠ACB=90°,AC=BC,点D、E分别在AC、BC边上,DC=EC,连接
DE、AE、BD,点M、N、P分别是AE、BD、AB的中点,连接PM、PN、MN.
(1)BE与MN的数量关系是   .
(2)将△DEC绕点C逆时针旋转到图②和图③的位置,判断BE与MN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猜想,并利用图②或图③进行证明.
【答案】见解析。
【分析】(1)如图①中,只要证明△PMN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2)如图②中,结论仍然成立.连接AD,延长BE交AD于点H.由△EC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