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精品解析:贵州省遵义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doc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数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7页1.57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精品解析:贵州省遵义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涂满)
1. ﹣3的绝对值是( )
A. ﹣3 B. 3 C. ±3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所以﹣3的绝对值是3.故选B.
考点:绝对值.
2.在文化旅游大融合的背景下,享受文化成为旅游业的新趋势.今年“五一”假期,我市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享受,各艺术表演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群众文化机构、非遗机构及文物机构累计接待游客18.25万人次,将18.25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825×105 B. 1.825×106 C. 1.825×107 D. 1.825×108
【答案】A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形式是: ,其中<10,为整数.所以,取决于原数小数点的移动位数与移动方向,是小数点的移动位数,往左移动,为正整数,往右移动,为负整数.本题小数点往左移动到1的后面,所以
【详解】解:18.25万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关键是在理解科学记数法的基础上确定好的值,同时掌握小数点移动对一个数的影响.
3.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两三角板的斜边互相平行,每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都在另一三角板的斜边上,则∠1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55° D. 6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如图
∵AB∥CD,
∴∠1=∠D=45°,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板的各角度数,解答关键是根据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找到相应角度之间的关系.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x2+x=x3 B. (﹣3x)2=6x2
C. 8x4÷2x2=4x2 D. (x﹣2y)(x+2y)=x2﹣2y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各个选项中的式子,可以计算出正确的结果,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解:x2+x不能合并,故选项A错误;
,故选项B错误;
8x4÷2x2=4x2,故选项C正确;
(x﹣2y)(x+2y)=x2﹣4y2,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合并同类项,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平方差公式,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5.某校7名学生在某次测量体温(单位:℃)时得到如下数据:36.3,36.4,36.5,36.7,36.6,36.5,36.5,对这组数据描述正确的是(  )
A. 众数是36.5 B. 中位数是36.7
C. 平均数是36.6 D. 方差是0.4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中位数的概念求出众数和中位数,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平均数和方差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A、7个数中36.5出现了三次,次数最多,即众数为36.5,故符合题意;
B、将7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36.3,36.4,36.5,36.5,36.5,36.6,36.7,第4个数为36.5,即中位数为36.5,故不符合题意;
C、平均数=×(36.3+36.4+36.5+36.5+36.5+36.6+36.7)=36.5,故不符合题意;
D、方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分析,熟练掌握众数、中位数的概念及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6.已知,是方程的两根,则的值为( )
A. 5 B. 10 C. 11 D. 13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再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解: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和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和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是解题关键.
7.如图,把一块长为40cm,宽为30cm的矩形硬纸板的四角剪去四个相同小正方形,然后把纸板的四边沿虚线折起,并用胶带粘好,即可做成一个无盖纸盒.若该无盖纸盒的底面积为600cm2,设剪去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则可列方程为(  )
A. (30﹣2x)(40﹣x)=600 B. (30﹣x)(40﹣x)=600
C. (30﹣x)(40﹣2x)=600 D. (30﹣2x)(40﹣2x)=600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剪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