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17课《.动物笑谈 》说课稿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17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17课《.动物笑谈 》说课稿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
文档介绍:
1
《动物笑谈》说课稿
四川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 张飞艳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和老师:
大家好!我是张飞艳,来自四川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今天我带来的课题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9课《动物笑谈》,我将从“文本解读” “教学设计”“实践反思”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文本解读
本文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这本书,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记述作者观察动物****性和进行科研的种种搞笑经历,写出动物们调皮可爱,读来轻松活泼,让人忍俊不禁。然而在搞笑的背后,却蕴含着他对科研的忘我与专注,对动物的尊重、欣赏和爱。
节选出的这篇《动物笑谈》,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这也印证了部编教材将之节选入这一单元的理由:加强人类的自我反思,养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正如英国诗人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所言:“共同患难方知相互同情”。
所以,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这堂课不单应该上出“趣味”,还应该上出“情味”。加之本文是“自读课文”,所以,不单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以之为范本,引导学生掌握自读课文的学****方法。
基于此,就本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抓中心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本文清晰明了、过渡自然的情节结构;
2.通过品味细节,体味文章准确传神、生动幽默的语言。
3.通过回品片段,结合背景挖掘文本所藏,感受作者笑中含敬的深情厚意。
二、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以后,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教学设计。
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以“笑”激趣,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概括“笑”事
(三)品读“笑”点,涵泳语言
(四)“笑”谈人物,悟读情感
(五)总结“笑”意,照应开头
(一)以“笑”激趣,导入新课(2分钟)
1、且看第一步:以“笑”激趣,导入新课。
在简单的“热场”之后,扣住标题中的“笑”,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笑”,出示四张图片并配解说:猴子跪地磕头,公牛顶角相斗,笼中鸟相互争鸣,大象抬前脚卖萌作揖,周围全是哈哈大笑的吃瓜群众。顺势设问:这些笑和本文中的笑是同一类吗?由此导入课文。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图片对比引入,配以解说,吸引眼球,同时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教学环节蓄势。
整体感知,概括“笑”事(13分钟)
如此,教学流程进入到第二个环节:整体感知,概括“笑”事。分解成两个小任务:
一句话概括,分四步:
第一步,出示任务:快速默读课文,抓中心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出示快速默读的方法: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
第二步:生默读,寻找中心句。
第三步:5分钟后,师生互动,明确答案:“仔细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3
第四步:师点拨归纳:这篇文章就是作者在研究高等动物行为时发生的一些趣事。
2、分层概括趣事
紧接着, 老师趁机追问:那“搞笑”趣事有哪几件呢?请同学们概括。师生互动,从而完成第二个概括小任务:分层概括趣事。
3.师总结
在此基础上,老师总结学****自读课文的第一把钥匙:抓中心句,概括内容。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任务驱动,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快速默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