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初中数学专题42 中考数学史类试题解法(解析版).docx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数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3页63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初中数学专题42 中考数学史类试题解法(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42 中考数学史类试题解法
初中阶段了解一些著名的中外数学家的事迹及其贡献,可以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数学家研究问题的思想,提升学生数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等核心素养的是十分重要的举措。
1.秦九韶
秦九韶(1208年-1261年)南宋官员、数学家.著作《数书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他在1247年著成《数书九章》十八卷.全书共81道题,分为九大类:大衍类、天时类、田域类、测望类、赋役类、钱谷类、营建类、军旅类、市易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2.杨辉
杨辉,字谦光,中国南宋(1127~1279)末年钱塘(今杭州市)人。其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均无从详考。据有关著述中的字句推测,杨辉大约于13世纪中叶至末叶生活在现今浙江杭州一带,曾当过地方官,到过苏州、台州等地。是当时有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每到一处都会有人慕名前来请教数学问题。
杨辉一生编写的数学书很多,被称为《杨辉算法》。杨辉继承中国古代数学传统,他广征博引数学典籍,引用了现已失传的宋代的许多算书,使我们才得知其部分内容。其中,刘益的“正负开方术”,贾宪的“增乘开方法”与“开方作法本源”图(即误传为“杨辉三角”),就是极其宝贵的数学史料。
3.刘徽
三国后期魏国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也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他是魏晋时代山东邹平人。终生未做官。他在世界数学史上,也 占 有 杰 出 的 地 位 他的 杰 作《 九 章 算 术 注 》和《 海 岛 算 经 》 ,是 我 国 最 宝 贵 的数学遗产。《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246个问题的解法。在许多方面:如解联立方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都属于世界先进之列,但因解法比较原始,缺乏必要的证明,而刘徽则对此均作了补充证明。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
和圆周长的方法。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 的结果。
4.祖冲之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这一原理,在西文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 但这是在祖氏以后一千多年才由卡氏发现的.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
5.欧拉
欧拉( 公元1707-1783年)渊博的知识,无穷无尽的创作精力和空前丰富的著作,都是令人惊叹不已的!他从19岁开始发表论文,直到76岁,半个多世纪写下了浩如烟海的书籍和论文。到今几乎每一个数学领域都可以看到欧拉的名字,从初等几何的欧拉线,多面体的欧拉定理,立体解析几何的欧拉变换公式,四次方程的欧拉解法到数论中的欧拉函数,微分方程的欧拉方程,级数论的欧拉常数,变分学的欧拉方程,复变函数的欧拉公式等等,数也数不清。他对数学分析的贡献更独具匠心,《无穷小分析引论》一书便是他划时代的代表作,当时数学家们称他为"分析学的化身"。对数论、代数、无穷级数、函数概念、初等函数、单复变函、微积分学、微分方程、变分法、几何学都有极高的研究成果。欧拉还创设了许多数学符号,例如π(1736年),i(1777年),e(1748年),sin和cos(1748年),tg(1753年),△x(1755年),Σ(1755年),f(x)(1734年)等.
6.毕达哥拉斯
在古希腊早期的数学家中,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前500)的影响是最大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是毕达哥拉斯的一贡献,他的一个学生希帕索斯通过勾股定理发现了无理数,虽然这一发现打破了毕达哥拉斯宇宙万物皆为整数与整数之比的信条,并导致希帕索斯悲惨地死去,但该定理对数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7.埃拉托色尼(约公元前275—前194)
2000多年前,有人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计算出地球的周长。这个人就是古希腊的埃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