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二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2023年中考生物核心考点必背合集.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生物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29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二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2023年中考生物核心考点必背合集.doc
文档介绍:
第二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基础知识梳理一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1、构造
名 称
作 用
图 示
目 镜
接近眼睛的镜头
放大标本和成像
说明:
1、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
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要透明)→物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的实像)→镜筒→目镜(再次放大成倒立的虚像)→眼
2、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成“反比”关系
(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成“正比”关系
3、在高倍物镜下,看到的视野是小而暗,细胞是大而少;而在低倍物镜下,看到的视野是大而亮,细胞是小而多。
4、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越小;
物镜放大倍数越小,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越大。
物 镜
接近玻片的镜头
镜 筒
上面装目镜,下面连转换器
转换器
上面装有1~3个倍数不同的物镜,用于调换物镜
载物台
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通光孔
在载物台中央,使光线通过
压片夹
固定玻片标本
遮光器
上面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能调节光线强弱。(光线强时,调小光圈;光线弱时,调大光圈)
普通光学显微镜示意图
反光镜
反射光线,调节光线强弱。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粗准焦螺 旋
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细准焦螺 旋
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
镜 臂
提握显微镜的部位
镜 柱
支持镜身
镜 座
稳定镜身
2、有关显微镜与实验方面的知识:
内 容
1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步骤:擦片→滴液【清水】→撕洋葱表皮→展开洋葱表皮→盖盖玻片→染色【稀碘液】→吸水。【注:被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细胞核】
【其过程可简化为:一擦、二滴、三撕、四展、五盖、六染、七吸。】
2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片→滴液【0.9%生理盐水】→ 刮口腔上皮细胞→涂口腔上皮细胞→盖盖玻片→染色【稀碘液】→吸水。
【其过程可简化为: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盖、六染、七吸。】
3
在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倒翻、左右相反的放大虚像】
如:玻片上的字母为“b”字,而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则是“q”字。
4
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该物体的放大倍数。
如:已知一台显微镜有5X、10X、15X三个目镜,有10X、45X两个物镜,问这台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是50X和675X。
5
观察显微镜的正确方法:两眼都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
6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光线过暗时,应调大光圈和凹面镜。若光线过强时,应调小光圈和平面镜。
7
用显微镜观察时,若发现视野中的细胞偏左下方,为使物像刚好在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往左下方移动。如果物像是在视野的左下方,若将玻片往右上方移动,其物像将被移出视野外。【这是因为视野中物像的位置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相反】
8
若要使镜筒明显上升或下降,应调节粗准焦螺旋,要使观察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9
判断显微镜视野中出现的污点:可先移动目镜和物镜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