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08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022中考一轮复习核心考点必背知识清单.docx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生物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1.23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08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022中考一轮复习核心考点必背知识清单.docx
文档介绍: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排泄
1、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2、排泄的途径:排尿、排汗、呼吸。
排尿(泌尿系统):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排汗(皮肤):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呼气(呼吸系统):排出水、二氧化碳。
3、排遗:食物消化后形成的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尿的形成
1、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多万肾单位。
2、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a: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①入球小动脉,②肾小球,③出球小动脉,④肾小囊,⑤肾小管,⑥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尿的形成: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血液 原尿 尿液
(1)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每天180升)。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每天1.5升)。
正常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80 L,而实际每天排出的终尿量只有1.5 L左右,并且在成分上也有变化。这些变化是由于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所造成的。
4、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
(1)原尿中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在肾小囊中)。
(2)尿液由水、无机盐、尿素组成。
尿液中无机盐含量(1.1)和尿素含量(1.8)比原尿和血浆高的原因是:大部分水被肾小管重吸收了。
5、判断尿液、原尿和血浆:
第一步:找到“葡萄糖”和“蛋白质”含量为“0”的一组,确定为尿液;
第二步:找到“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一组,确定为血浆;
例1 右图为人体内毛细血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如果此图为肌肉内的毛细血管,则A是动脉血管,其内流的是动脉血;C处血液流回右心房。
②如果此图为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则A是入球小动脉,其内流的是动脉血;B处发生过滤作用。C是出球小动脉,其内流的是动脉血。
③如果此图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则A是肺动脉,其内流的是静脉血;C肺静脉,其内流的是动脉血,C处血液流回左心房。
6、血液从肾动脉流入肾静脉,血液中的氧、尿素、无机盐、水等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葡萄糖、蛋白质不变。
7、病变判断
尿中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肾小球病变。
尿中出现葡萄糖——肾小管病变(或胰岛病变)。
尿多——肾小管病变。
排尿的意义
1、排出废物;2、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眼和视觉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