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了解生物圈 一、单选题 1.前进中学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 ) A. 阴暗低温与阴暗高温 B. 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 C. 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 D. 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 2.如图为某公园的一个小树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虫的体色与栖息环境相近,这体现出生物影响环境 B. 图中有多条食物链,其中一条是“植物→虫→鸟→细菌” C. 图中若去掉细菌、真菌,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D. 图中的植物是生产者,细菌、真菌是分解者 3.201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举措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 A. 发展生态农业,充分利用生物废弃物 B. 大量采伐森林资源,发展当地经济 C. 推广生物防治,少用杀虫剂 D. 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去年我省遭受超强台风“威马逊”的影响,不少大树被大风刮倒,农田被淹没,损失惨重。以上现象说明(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5.生物种类多,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湿地生态系统 C. 森林生态系统 D. 农田生态系统 6.在非洲草原生态系统中,肉食性动物总比草食性动物的数量少得多.这是由于( ) A. 草原上的动物密度太大 B. 肉食性动物繁殖能力低 C. 肉食性动物被人类大量捕杀 D. 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逐级递减 7.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渠道是( ) A. 食物链 B. 食物网 C. 食物链和食物网 D. 生物圈中水循环 8.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是( ) A. 循环往复 B. 逐级递减 C. 单向流向 D. 双向的 9.在“草→蝗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中,若青蛙的体重增加1克,则最多消耗草多少克( ) A. 25克 B. 50克 C. 100克 D. 125克 10.被称为“地球的肾”的生态系统是(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 D. 湿地生态系统 二、多选题 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芽都能发育成枝条 B.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丧失了吸收的99%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 C. 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运输到其他器官的 D. 沼泽属于湿地生态系统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万千枝条及其绿叶,是由植物体的芽发育而来 B.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雌蛙鸣叫吸引雄蛙来抱对 C.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 13.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平衡是指一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稳定即为生态平衡 B. 生态平衡不是静止的、绝对的 C. 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D. 自然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需要的生态平衡是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极为有利的平衡 14.如表是某科研人员对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单位:个) 种类数量 生态系统 物种1 物种2 物种3 物种4 物种5 物种6 物种7 物种8 物种9 Ⅰ 0 90 0 0 30 30 0 0 40 Ⅱ 200 350 0 0 30 0 0 0 40 Ⅲ 150 250 100 800 40 30 50 20 0 Ⅳ 300 200 0 0 0 0 0 50 50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 物种1和物种2很有可能是消费者 B. Ⅰ号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弱 C. Ⅲ号生态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