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1年中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人教版) 第五模拟 一、选择题 1.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 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答案】A 【解析】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自然现象,不是生命现象,A错误。 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B正确。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C正确。 D.花落知多少,体现了生物的新陈代谢现象, D正确。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的“蒹葭”是芦苇,它是一种单子叶植物,以下植物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肾蕨 B. 葫芦藓 C. 花生 D. 玉米 【答案】D 【解析】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蕨类植物。A不符合题意;葫芦藓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属于苔藓植物,B不符合题意;花生用种子繁殖后代,且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有两片子叶,属于被子植物的双子叶植物,C不符合题意;玉米用种子繁殖后代,且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有一片子叶,属于被子植物的单子叶植物,与芦苇的亲缘关系较近,D符合题意。 3.下列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的做法是( ) A. 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B. 讲究卫生,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C. 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D. 尽量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答案】B 【解析】A、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符合环保理念; B、讲究卫生,多使用一次性筷子,导致多伐木,损害森林资源,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不符合环保理念; C、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符合环保理念; D、尽量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符合环保理念。 4.下列关于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相对应的一组( ) ①草履虫——表膜 ②蚯蚓——体表 ③家鸽——肺和气囊④鲫鱼——鳃⑤青蛙——肺和皮肤 ⑥蝗虫——肺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⑥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⑥ 【答案】C 【解析】①草履虫的表膜具有呼吸的功能,正确。 ②蚯蚓靠体壁来呼吸,其体壁内表面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因此其体壁经常保持湿润,正确。 ③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而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只起暂存气体的作用,错误。 ④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进行气体交换,正确。 ⑤青蛙成体,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正确。 ⑥蝗虫的腹部有气门,气门与体内的气管相通,气管是蝗虫的呼吸器官,错误。 故含③和⑥的选项都错,正确的选C。 5.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以下正确的是 A. ab段曲线表示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吸气 B. bc段曲线表示肋间肌收缩,助骨向上向外运动,呼气 C. cd段曲线表示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D. 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呼气 【答案】C 【解析】A、ab段曲线肺容积增大,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A错误。B、bc段曲线肺容积下降,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肋间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B错误。C、cd段曲线表示肺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C正确。D、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吸气,bc段表示呼气,D错误。 6.下列关于呼吸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呼吸的主要器官 B. 过滤全部有害物质 C. 干燥和温暖气体 D. 气体进出肺通道 【答案】D 【解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 的主要器官。 7.下图是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 A、D、E都属于器官 B. A→B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 其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 C. C在根、茎、叶生长时,需要大量含氮的无机盐,在开花结果时,需要大量含钾的无机盐 D. E是由D中的子房发育而来,A中的④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答案】C 【解析】A.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由图可知,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A种子、D花、E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