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21年初中毕业会考模拟(一) 生物 一、选择题 1. ***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 A. 飞行、爬行 B. 飞行、游泳 C. 跳跃、游泳 D. 跳跃、爬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爬行、游泳、行走等。 【详解】在“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中,鹰的前肢变成翼,运动方式是飞行,鱼的运动方式为游泳。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 2. 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关节在运动中起着( ) A. 动力作用 B. 杠杆作用 C. 支点作用 D. 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肌肉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详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熟知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 下列动物行为中,与蜘蛛织网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 黑熊表演 B. 蚯蚓走迷宫 C. 候鸟迁徙 D. 鹦鹉学舌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题干中的蜘蛛织网行为和选项中的候鸟迁徙的行为就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学****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选项中的黑熊表演、蚯蚓走迷宫和鹦鹉学舌都属于后天性行为,是一种学****行为,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4. 在非洲草原上,当野牛群遭到狮子攻击时,健壮的公牛会将牛角朝外围成一圈,将小牛和雌牛保护在圈内.野牛的这种行为属于( ) A. 求偶行为 B. 防御行为 C. 觅食行为 D. 繁殖行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行为;从行为的功能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等。 防御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集体防御等.因此,当野牛群遭到狮子攻击时,健壮的公牛会将牛角朝外围成一圈,将小牛和雌牛保护在圈内.野牛的这种行为从行为的功能来看属于防御行为。 故选B。 5. 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弗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实验法研究的( ) 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 实施计划 D. 得出结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做出假设是指对可能的方案做出的假设或猜想,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弗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实验法研究的作出假设。
故选B。 点睛:弗里施是奥地利动物学家,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用实验法对蜜蜂色觉进行了研究。 6. 2014年初,部分西非国家爆发了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分四轮提供了7.5亿人民币人道主义援助,并以多种方式支持和援助西非国家抗击疫情,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具有细胞结构 B. 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C. 体积微小,肉眼无法观察 D. 离开寄主的活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很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