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认识生物 一、单选题 1.我市新建的公园植物种类丰富,树上有喜鹊,雨后的树下有蘑菇,园中湖里有芦苇、蒲草、家鹅等生物。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生物都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B. 蘑菇的菌丝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机物 C. 芦苇、蒲草等植物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喜鹊、家鹅、蘑菇等生物都能排出代谢废物 2.在动物实验中,正确设置对照组不容易.例如,要选择30个完全相似的动物,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就比较困难.那么,进行这种实验时,你认为下列哪种方法最合理( ) A. 从30个动物中,选出两个相似的动物,一个作为实验组,一个作为对照组 B. 将这30个动物分成15对,每对相似,一个放在实验组,一个放在对照组 C. 将这30个动物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个,一组作为实验组,一组作为对照组 D. 将这30个动物放在一组,先进行实验处理,然后恢复原状观察 3.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A. 达尔文 B. 哈维 C. 克里克 D. 林奈 4.以下哪项特征不是生物普遍都具有的?( ) A. 生长 B. 繁殖 C. 开花和结果 D. 应激性 5.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以下关于生物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前,要先将植物暗处理一昼夜 B. 制作临时装片时,选择的材料要薄而透明 C.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时,用碘液检验是否生成麦芽糖 D.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应选择多只鼠妇进行实验 6.为了探究食品***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 瓶号 甲 乙 丙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请据表分析:处理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 A. 2组,温度、空气 B. 2组,温度、消毒棉球 C. 2组,温度、细菌 D. 3组,温度、消毒棉球、细菌 7.在实验设计中,哪一组不能作为对照组?( ) A. 25℃和40℃ B. 有空气和无空气 C. 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 D. 有光和无光 8.海尔蒙特在他的“植物生长所需物质的来源“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植物是从水中而不是从土壤中得到营养物质。现在我们知道他忽略了( )的作用。 A. 光 B. 叶绿体 C. 空气 D. 温度 9.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 A. 呼吸 B. 生长现象 C.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 D. 繁殖能力 10.下列关于科学观察与一般观察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要有明确的目的 B. 要用眼进行 C. 要全面细致 D. 要记录真实情况 二、多选题 11.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 A.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能进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