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少 B. 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C. 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D. 如需要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洁净的纱布擦拭干净 【答案】 D 【考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显微镜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视野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少,A不符合题意; B、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B不符合题意; C、使用显微镜对光时,要把低倍物镜和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止,更换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 D、如需要擦拭目镜和物镜,需要用专门的擦镜纸,纱布会损坏镜头。 故答案为:D 【分析】熟练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据此答题。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和安放 → 对光→观察→ 整理。 显微镜的对光步骤:(1)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2)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3)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4)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2.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都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 B. 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都能持续进行分裂 C. 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D. 各种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答案】 B 【考点】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成组织 【解析】【解答】A、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A不符合题意; B、分裂的细胞有一部分能继续分裂,有的就失去了分裂能力,B符合题意; C、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所以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C不符合题意; D、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分裂的具体过程是:细胞核首先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然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动物细胞是在原来细胞中央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植物细胞是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3.如图是某同学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要使视野①的亮度增加,把显微镜移到明亮处即可 B. 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该同学先后看到的视野依次是④②③①⑤ C. 观察到视野④后,该同学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可观察到视野② D. 若观察过程中没有更换目镜,则观察视野⑤时用的物镜比观察②时用的物镜短 【答案】 C 【考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解:A、要使视野①的亮度增加,可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A错误 B、使用显微镜,该同学先后看到的视野依次③对光、④视野不理想、②将物象移到视野中央、①换高倍镜、⑤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B错误. C、显微镜呈倒像,观察到视野④后,该同学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可观察到视野②,C正确; D、②到⑤,细胞变大,若观察过程中没有更换目镜,则观察视野⑤时用的物镜比观察②时用的物镜长,D错误; 故选:C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 ①安装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