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05 人体的营养-2020年中考生物挑战压轴题(解析版).docx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生物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34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05 人体的营养-2020年中考生物挑战压轴题(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05 人体的营养
一、选择题
1. 如图是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步骤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水浴加热的最佳温度是30℃
B.最终2号试管不变蓝,说明淀粉没有被消化
C.实验结论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D.若水浴加热30分钟,则两试管都不变蓝
【答案】C
【解析】A、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人体内酶的活性最高,在37℃左右酶的催化作用最强,因此实验过程中应将装置放在37℃的水中进行水浴,A错误;
B、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所以1号试管变蓝是由于淀粉没有被消化,2号试管不变蓝是由于淀粉被消化,B错误;
C、口腔中具有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对照实验1和2,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C正确;
D、2号试管内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所以2号试管不变蓝,1号试管清水不能分解淀粉,滴加碘液变蓝,D错误。
2. 吸收不良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小肠消化、吸收功能受损导致营养物质吸收不良而产生的综合征,会出现腹泻、营养不良、体重减轻等症状,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不可能是该病病因(  )
A.小肠绒毛受损 B.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缺乏
C.小肠内胆汁缺乏 D.小肠内胰岛素缺乏
【答案】D
【解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的结构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相适应:小肠约长约5~6 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内具有
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
由此可见“A小肠绒毛受损、B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缺乏、C小肠内胆汁缺乏”都会影响小肠的消化或吸收功能,进而引起吸收不良综合征。
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激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不会进入小肠;其次,胰岛素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也没有作用。
因此,选项D小肠内胰岛素缺乏不可能是吸收不良综合征的病因。
3.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图甲中T0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②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极低的原理不同
③图乙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④图乙中Tb~Tc麦芽糖积累量相同说明此时酶活性最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①T0时,淀粉酶的活性最高,所以T0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故①正确;
②Ta时淀粉酶催化效率极低,原因是低温降低酶的活性;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极低,原因是高温使酶变性活性,可见两者对酶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故②正确;
③A时麦芽糖的积累速率接近0,说明此时酶的活性较低,不在最适温度下,故③错误;
④图乙中Tb~Tc曲线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麦芽糖的积累量不再上升,说明酶已经因高温而变性失活,故④错误。
4. 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