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08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docx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生物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61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08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08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知识结构导图
二、知识点巩固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A)


1、 大脑—感觉、运动、语言、视觉、听觉

脑 小脑—准确、协调、平衡
脑干—呼吸、心跳、血压
脊髓—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脑神经—分布在头部感觉器官和皮肤肌肉;
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2、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A★)
1.反射——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A★)
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
2.反射弧构成:(A)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3. 简单反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


例:缩手、眨眼、排尿、膝跳、金鸡报晓、吃梅止渴
复杂反射— 后天通过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例:望梅止渴、惊弓之鸟、谈虎色变、鹦鹉学舌、听铃声进教室
与语言和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三、视觉和听觉的形成 (B)
1. 视觉: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产生视觉)


听觉: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2. 视网膜:视觉感受器(成像),耳 蜗:听觉感受器。






3. 咽鼓管——连接咽喉和鼓室;
(1)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2)遇大声响,张口或闭嘴堵耳
(3)飞机起飞降落时,张开口
4. 眼的卫生保健:(A)

近视: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戴凸透镜矫正。
5. 瞳孔—光圈;晶状体—镜头;视网膜—胶卷;(A)
6.在亮处,瞳孔较小;在暗处,瞳孔较大。(与显微镜光圈类似)(B)
7. 预防近视,做到“三要”和“四不看”
要正确、要远眺、要做操;光强不看、光暗不看、躺不看、走不看。(C)
四、激素调节(A)
1.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B)
2.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A)
垂体——生长激素等;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胰岛——胰岛素; 肾上腺——肾上腺激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睾丸——雄性激素; 卵 巢——雌性激素
名称
作 用
过 少
过 多
生长激素
调节生长发育
幼年:侏儒症
幼年:巨人症;
成年: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
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幼年:呆小症;
成年:地方性甲状腺肿
甲亢
胰岛素
调节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治疗
低血糖
3. 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B)
三、冲刺提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0•东营模拟)疫情之下“停课不停学”,初中生王鹏正坐在电脑前倾听生物老师的分屏直播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王鹏能听到老师的声音是因为听觉的形成部位在鼓膜
B.停课过程中王鹏自始至终都佩戴耳机,长时间拍戴耳机容易损伤耳蜗
C.王鹏听到老师喊他回答问题立即做出回应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反应
D.听觉形成的流程图是: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位听神经→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答案】:D

【解析】:A、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错误;
B、鼓膜内外的气压要保持平衡,若一方压力过大,鼓膜就会被震破,听力受损。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使鼓膜受损,错误;
C、王鹏听到老师喊他回答问题立即做出回应,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是高级的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错误;
D、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听觉中枢中的一定区域。正确。
故选:D。
2.(2020•江门模拟)中学生参加疫情防控期间的“线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