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专题10 传染病与免疫
一、知识结构导图
2 / 17
二、知识点巩固
传染病与免疫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病原体寄生在传染源体内。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传染源 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 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易感人群 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3.预防传染病的三个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的具体做法:隔离治疗、避免接触他人、焚烧掩埋
切断传播途径的做法: 对用品场所空气等消毒杀菌、戴防护用具口罩等、洗手
保护易感人群的做法:接种疫苗、锻炼身体、不接触患者
艾滋病的全称: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
艾滋病传播方式: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二、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非特异性)阻挡杀菌清扫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非特异性)溶解和吞噬病菌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清除抗原
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2.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外来物质;病原体、移植器官、异物等。
3.抗体: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4.免疫: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5.疫苗:减毒病原体,接种于人体,可刺激产生相应的抗体。
6. 接种疫苗是特异性免疫。
7. 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建立起来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
特异性免疫是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是不是针对特定的病原体;
三、冲刺提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4 / 17
1.(2020春•广饶县校级月考)2018年1月1日后,可在省内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苗接种门诊进行咨询、预约或接种宫颈癌疫苗了。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如图(HPV)经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到达宿主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通过微小糜烂面的接触而进入细胞内,停留在感染部位的上皮细胞核内复制并转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健康的人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医务人员只要带好口罩,就可以接触并治疗宫颈癌患者
C.对确诊病人进行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
D.HPV形似球状,无细胞结构
【答案】:B
【解析】:A、给健康的人注射疫苗目的是使体内产生抗体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正确;
B、医务人员只要带好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但不可以接触并治疗宫颈癌患者,错误;
C、病人是传染源,因此对确诊病人进行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正确;
D、HPV形似球状,无细胞结构,正确。
故选:B。
2.(2020•延庆区一模)2020年年初,全国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总书记科学部署,各级政府精准施策,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苗的研发也是对新冠肺炎防控的一个重要手段。疫苗在预防传染病环节中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提高免疫力
【答案】:C
【解析】: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4 / 17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将疫苗接种到自己体内能使人体内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这种做法属于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故选:C。
3.(2020•绍兴一模)新冠肺炎如今正在全球大肆传播,2019﹣nCoV 病毒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让人产生发热、无力、干咳的症状,目前我国正在抓紧研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冠肺炎患者是传染源
B.对新冠肺炎患者隔离治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者
C.注射疫苗是为了让健康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由2019﹣nCoV病毒是类与细菌细胞结构相同